吹响“创新”发展的号角 联手浙大为海宁科技创新做出“最佳布局”

来源:杭州日报 发布:2022-05-23 09:45:06
5月21日下午,海宁市在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召开“创新发展年”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整个会议全程聚焦“创新”主题,不仅推出一揽子创新发布和项目,还对一系列带着“创新”标签的企业、人物、成果和服务单位进行了隆重表彰。记者注意到,在海宁市委书记曹国良的整个主旨演讲中,“创新”一词高频出现,有91次之多。

联手浙大为海宁科技创新做出“最佳布局”

最近几年,海宁在人才科技工作方面成效显著,涌现出了一批科技企业和创新人才,为海宁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海宁在泛半导体等产业培育中,结出很多创新硕果,成功填补多个国内乃至国际产业空白:发布了全球第一款异构集成AI芯片;有全国第一家能量产精密金属掩膜版的企业,有国内唯一一家生产静电吸盘的企业,都是国产替代;海宁天通一款铌酸锂晶片打破国外垄断,成为海宁市国家级首台套零的突破;陶特科技自主研发的“包装容器”,解决了国内芯片业“卡脖子”难题……2021年,海宁泛半导体成为嘉兴唯一入围省首批“新星”产业集群,海宁市“科技创新百强县”排名全省第一位、全国第七位。

这不得不说,海宁“尝到”了创新的“甜”。不过,对照创新发展要求,海宁也看到了自己“短板”。会上,曹国良毫不隐晦地指出:海宁的创新水平还不够高,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研发机构设置率等指标排名嘉兴下游;海宁有高新企业500家,但已从连续13年嘉兴首位降至第3位;海宁市规上工业企业发明专利覆盖率仅25.5%;省科技厅每年公布创新百强,2021年海宁无一企业入选……

为此,浙江大学和海宁市委市政府共同谋划的杭州湾北翼科创枢纽正式启动建设。未来,杭州湾北翼科创枢纽将围绕“一校、一城、一廊”这个核心,建好浙大国际联合学院、鹃湖国际科技城、杭海城际科创走廊。到2025年初步成型,成为杭州湾重要创新策源地。

这是海宁科技创新的“最佳布局”,也是浙江大学为海宁量身定制的方案,“海宁创新的特点,是要充分利用国际校区,汇集全球人才,走国际化道路。”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说。

企业家把创新作为“主业中的主业”

潮是海宁的象征,弄潮儿更是勇立潮头、敢于争先的“创新象征”。曹国良说,海宁是潮起之地,海宁人是“弄潮儿”,骨子里有“敢闯敢创”的禀性,书写了民营经济勇立潮头的发展篇章。

在海宁,创新没有传统、新兴之分,传统产业更要创新。12年前,海宁华尔科技研制出了供糖尿病人穿的“糖足袜”,开启了把健康科技融入袜子制造的创新之路。2021年,“糖足袜”销售额达1100万元。

在海宁,人才没有所有、所用之分,为我所用就是创新。浙江信测通信借助浙大国际联合学院李尔平教授团队,开展5G场景电磁辐射监测系统产学研项目,提升了产品关键性能,市场占有率提高到70%。

在海宁,创新企业没有大、小之分,小企业也能创新出彩。海宁500家高新企业中有74家还是规下企业。海宁极展科技研发柔性电池加热片,与安踏合作为北京冬奥会中国队提供发热运动鞋,希望结合海宁泛半导体和传统服饰优势,在海宁扎根。

在海宁,创新不分先、后,持之以恒必有收获。海宁华生科技从一家传统纺织小厂起步,1996年做经编布,1999年做灯箱广告材料,2007年做篷盖材料,2011年做气密材料,始终在传统中创新,在坚守中突破。

在海宁,创新没有产品轻、重之分,再小的产品也充满创新。海宁新艺机电6年磨一针,经编机核心配件“槽针”打破国外百年技术垄断,2021年又领衔“纺织行业关键零部件国产化开发”项目。

在海宁,创新不仅是技术创新,也包括管理创新、模式创新、品牌创新、标准创新、文化创新。海宁卡拉扬“千项专利做箱包”,专利产品销售70%以上,创新直播营销模式也十分成功。比如万方纺织,以管理创新助推技术创新,获得特斯拉等新能源汽车顶棚内饰生产授权。

在海宁,创新不仅是科技人员的事,更是老板的事、员工的事。企业家是创新的组织者、领导者,去年火星人公司董事长黄卫斌、博菲电气总经理陆云峰分别获得国家和省级“万人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实现了海宁市民营企业家培育成为领军人才的成功示范。

“企业家要塑造变革、追求卓越。要干实业、抓主业,把创新作为‘主业中的主业’,努力成为一流企业。”曹国良说。

以“能力变革”推动“创新变革”

“企业和人才永远是创新的主体,党委政府最应该做、最需要做,也必须做好的,就是提供创新服务,使各类创新主体的创新潜能充分发挥、创新活动更容易成功,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曹国良表示,他和市长将带头当好科技创新“总指挥”,各镇街和部门“一把手”要负责抓。建立部门科技服务队、科技镇长、科技协理员、科技特派员、技术经纪人5支队伍,为大家做好牵线搭桥的工作。每个干部都要“听得懂、说得上、指得准”。

在培育科技企业方面,海宁推出科技企业“倍增”计划,今年要新认定高企100家以上、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00家以上。推出小巨人、单项冠军培育计划,去年明士达、博菲电气2家入选国家专精特新名单,实现海宁市零的突破,今年专精特新培育入库企业要100家以上,对新认定上级专精特新的,最高给予100万元奖励。

在助推企业提升研发能力和创新方面,海宁对新认定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企业研究院的,最高给予150万元奖励。今年要新增省级以上研发机构10家以上;重点跟踪服务一批有创新元素、但无研发体现,有研发项目、但未独立核算,有创新意识、但创新条件比较差,有创新意愿、但观望的企业,用心鼓励帮扶,3年内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要全覆盖。

针对企业解决不了的技术需求,海宁推动企业间、产业链上下游、产业跨界的协同创新,解决一批“卡脖子”难题,发挥企业“出题者”作用,每年发布百项“揭榜挂帅”技术需求,鼓励企业成立创新联合体,对牵头单位最高给予100万元经费支持。鼓励企业承担省级以上科技项目,最高给予200万元配套资金支持。

此外,海宁将实施创新型企业金融支持工程,动员“百名行长学科技”,组建百名金融顾问团,由银行的书记、行长当顾问,“一对一”为企业提供专业融资方案和对接资本市场意见。同时,做大做强各类基金,发挥好30亿规模的“海创投”作用,助力更多科技人才项目。(驻嘉兴记者 张世新 通讯员 柴天明)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