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短讯!大港油田第一采油厂第二采油作业区:打好改革组合拳 赋能提效发展路

来源:津滨网 发布:2022-11-18 20:10:38

改革,是一场势在必行的深刻革命,也是一条永不停歇的进取之路。对于大港油田第一采油厂——这个已开发半个多世纪的采油厂来说,尤是如此。随着开发总井数逐年增加、员工队伍老龄化不断加剧、持续大幅度自然减员,第一采油厂用工总量短缺和结构性缺员的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在老油区蹚出一条盘活人力资源的“新路子”,成为摆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的瓶颈难题。采油一厂深化 “油公司”模式改革,决定将第二采油作业区作为新型采油作业区建设试点,围绕“生产力中人这最活跃的因素”,深化改革,走出了一条有效果、有效能、有效率、有效益的发展之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整合+精简” 以机构变革“提效率”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面对固有生产模式与人员现状不适应造成的机构臃肿、决策效率低、流程繁琐等问题,第二采油作业区以“大班组、扁平化、低成本、高效率”为原则,科学整合资源,大幅精简机构,实现“大班组提效率”。

第二采油作业区依托信息化建设,从基层采注组入手,在确保各项生产工作顺利开展的情况下,将原来7个采注组按照所辖区域、产量规模等,合并为3个采注组,同时撤销两个注聚站,将注聚业务划归至采注组。在作业区二线班组改革上,将4个班组整合为3个,不断提高整体管理效率和反应速度。改革后,作业区机构数量较之前减少53%,人员数量缩减29.1%。“大班组”模式不仅使管理更加高效顺畅,也有效降低了人力成本。

同时,针对近两年作业区资料岗位人员锐减50%的现状,该区借数智油田建设东风,统筹资料专业化集成管理,在作业区层面组建大资料室,将作业区和三个基层班组的油水井报警监控、油水井动静态生产数据录入、设备运行资料、班组日常资料等进行统一管理,不仅优化出8名资料岗位人员补充到一线采油工岗位,还减轻了一线班组的资料工作量,进一步提升了作业区资料运行效率。

“调整+优化” 从员工队伍“挖潜能”

改革举措越是精准,就越能发挥“四两拨千斤”的效果。第二采油作业区深挖员工队伍潜能,进一步优化低效岗位,整合关联岗位,助推人力资本不断增值。

“我们打破岗位界限,推行‘一专多能、一岗多职’的大岗位设置,原来两三个岗位的工作,现在只需要一人负责,大大节约了人力。”提起作业二区推行的“大岗位”模式,作业区经理曾勇十分感慨,小小的改革举措不仅能释放出富裕的二线员工,还能激活员工工作“大能量”。

“大岗位”模式是第二采油作业区优化岗位配置、调整管理模式的一个缩影。此外,作业区不断推出精准有力措施,每一项都落地有声、开花结果。

第二采油作业区调整夜巡模式,将2个夜巡片区合二为一,配套对 “线上+线下” 夜巡点位进行优化调整,显性富余出5名人员;将两个注聚夜班岗位与加药岗合并,优化6名员工;撤销全部专职司机岗位,由通过准驾考核的岗位员工兼职驾驶员,优化出4名员工……截至目前,该区共计优化出18名富余人员,按照“核心业务按标准配齐配强,非核心业务非必要不增加”的原则,将其补充至采油一线岗位,岗位缺员问题有效缓解,核心岗位人员力量明显增强。

“承包+激励” 向机制创新“要效益”

改革蹄疾步稳,纵深推进。面对新型采油作业区建设带来的重大机遇,第二采油作业区更是以主动作为的姿态,在管理机制创新上做文章,将人力资源“主动权”牢牢把握在手中。

作业区瞄准油气生产主营业务,在实现生产现场可视化、数据采集自动化、动态调整精准化的基础上,大胆进行采注组承包制改革尝试。选取改革条件较好的采注二组作为试点,精选部分“精兵强将”对班组全部271口油水井进行承包,负责油水井的日常巡检、维护等工作。在个人收入方面,鼓励能者多劳、多劳多得,将业绩薪酬与设备管理情况、产量运行情况等指标硬挂钩,激发员工主动性、积极性。

“虽然说新岗位比较辛苦,担负责任也大,但月收入比原岗位高出不少,每天干得充实且愉快。”管井工梁玉鹏说道。改革后,采注二组员工由18人下降至8人,人均管井数由15口/人增加至34口/人,实现了劳动生产率翻番。

应着新型采油作业区改革重锤阵阵落地声,近两年,第二采油作业区累计盘活用工36人,油气产量超计划线运行,人均劳动生产率同比增长18.8%。如今,他们正在加紧探索形成一批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为“油公司”模式改革提供“红旗样板”。相信随着更多后续改革举措的出台,必将助力第一采油厂“精干高效、效益优先”的高质量发展道路越走越宽阔,为国内一流数智油田建设提供有益的人力资源改革样本。

相关新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