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海河流域中下游区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试点实施方案(2022—2024年)》出台

来源:津滨网 发布:2022-03-17 21:20:32

津滨网讯(记者 战旗)市发展改革委日前出台了《天津市海河流域中下游区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试点实施方案(2022—2024年)》。

努力形成渤海之滨产绿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模式

据了解,试点区域位于海河流域中下游,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之间,永定新河汇水区与独流减河汇水区围合的范围,总面积约800平方公里。包括一级河道4条,分别为永定新河、独流减河、新开—金钟河和海河;二级河道22条;主要湖库5座。方案涉及滨海新区、东丽区、津南区、西青区、宁河区五区。试点将在“津城”“滨城”间的绿色生态屏障带中,采用生态环境导向型(EOD)城市开发模式,实现生态率先突破,探索生态产品价值的有效实现路径,打造生态资源富集的“绿谷”、引领转型发展的“绿峰”,努力形成渤海之滨产绿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模式。

《方案》提出:多措并举实现根源提升,协调以黄港水库、鸭淀水库等湖库为核心的干支流水库群与中下游水系生态之间的关系,加强马厂减河、月牙河等流域综合治理,共安排人工湿地建设、河道沟渠生态治理、污染底泥清理、生态护岸建设、污水管网改造、入河排污口整治、污水处理系统提升7大类24个项目,实现水系连通、水体循环,提升河流自净能力。

《方案》提出的主要目标为:以节水优先为前提,统筹调配水资源,协调外调水,增蓄地表水,多用再生水,多水源解决生态用水;同时依托试点区域河湖众多、水网发达的优势,在现有的水系连通循环基础上,坚持蓄水、补水、净水、活水多措并举,以一级河道、污水处理厂出水为水源,完善二级河道、湖库、湿地的连通循环体系,充分发挥湖库调蓄以及湿地净化功能,从水源保障、水系连通、水生态修复三个方面构筑“清水畅流”的绿色生态水网,为构建“津城”“滨城”双城格局提供规划引导和生态支撑,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贡献天津之为。

新区将建设六个重点工程

《方案》安排了核心任务、科学规划土地资源、实现绿色低碳生产转变、开展流域全面控源减污、提升水体生态系统功能、加强流域治理体制机制创新等六项重点任务。按照天津市海河流域中下游区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建设任务,《方案》提出实施滨海新区黄港水库生态修复工程和滨海新区北水南调(新城镇至八米河段)治理工程,具体包括滨海新区6个项目,即生态蓄水湖工程、黄港湿地水系连通治理工程、黄港湿地生态区水环境综合治理与修复工程(东兴隆泵站)、黄港湿地生态区水环境综合治理与修复工程(黄港二库泵站重建工程)、滨海新区环保督查雨污分流改造项目津塘路泵站新建工程、北水南调水系(新城镇至八米河段)治理-北水南调干渠工程。其中,生态蓄水湖工程、黄港湿地水系连通治理工程不仅能防止因养鱼池造成的水污染问题,保障周边生态环境,并且能使区域受损生态系统随着水环境的改善而逐步修复,生态景观得以恢复。滨海新区塘沽地区南北向的河道与外围永定新河的沟通少,联动性差,无法实现水系的良好循环,新建东兴隆泵站能够改善水系生态面貌,更好满足对水环境质量的要求。黄港二库泵站重建工程的预期环境效益将主要体现在排涝效益和生态补水效益等方面,有利于片区的经济发展建设,社会效益显著;滨海新区环保督查雨污分流改造项目津塘路泵站新建工程作为滨海新区核心区的排出终端工程,其建设后,可解决现状马蹄管范围内污水排放及津塘路以南片区、赵家片区雨水排放的雨污分流不彻底问题,从根本上保证水质稳定,改善水环境,同时可使津塘路以南片区、赵家地片区的汛期雨水及时排出,解决城市内涝,为区域内居民营造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北水南调水系(新城镇至八米河段)治理-北水南调干渠工程的实施,一方面可以实现水资源的充分利用,为滨海新区提供生态用水,另一方面可满足新城镇、官港湖等区域的生态用水需求。此外,本次北水南调工程实施后,可改善入海河流水质,为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力打好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提供有力的水资源支撑。

相关新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