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如何推进?基层治理怎样加强和创新?

来源:重庆日报 发布:2021-11-10 08:59:44

城市更新如何推进?基层治理怎样加强和创新?10月29日,在重庆日报和两江新区联合主办的推进城市更新暨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工作座谈会上,十余位专家学者、企业家、志愿者等结合在两江新区人和街道邢家桥社区的调研情况,为重庆城市更新和基层治理“支招”。在他们看来,推进城市更新,创新基层治理,离不开党建、空间、文化、服务这四个“关键词”。

突出党建引领

发挥积极分子作用促进共建共治共享

坚持党的领导,是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根本保证。

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具体路径是什么?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罗兴佐在长期的调研中发现:邢家桥社区的社会组织多达21个,可以满足居民多种多样的需求。这些组织中,群众中的积极分子发挥了重要作用,是社区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重要力量。

因此,他建议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组织,充分发挥群众中积极分子的作用。

具体而言,要突出党建引领,让党员深入社会组织,团结起群众中的积极分子,加强对社会组织的分类指导,提升组织能力;同时,要建立并完善类似邢家桥社区“小院议事堂”这样的居民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台,及时了解社情民意,保证居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还要建立一种对居民中的积极分子的有效保护机制,避免他们遭受冷眼冷语从而退出基层治理舞台。

优化空间营建

通过渐进式的营建让居民参与设计

城市更新中,空间的重构和打造是一台“重头戏”,也是城市品质的重要体现。

在调研中,邢家桥社区的酒坊、茶馆、老街、集市给四川美术学院教授曾途留下深刻印象,他认为,在新的空间营建中,应该注重保留这些具有原生态的生产生活场景,用“火气”为重庆增添气质。

如何做?曾途建议,空间营建不能一蹴而就,而应采用一种渐进式的营建方式,给居民留出更多的时间参与空间的设计。同时,曾途认为重庆许多区域都有各具特色的历史和地方文化,可以对这些文化进行挖掘,形成地方的节庆,聚集起人气,从而吸引外部的专业资源参与空间营建。

重庆日报总编辑张永才也认为,城市更新首先要考虑“留”的问题。他表示,城市更新的思路应该从过去的“撤—改—留”转变为“留—改—撤”,通过留住城市居民的共同记忆,让人们“记得住乡愁”。

针对空间营建,重庆地理学会地理文化科普专委会委员张真飞提出了空间设计的几个原则。

首先,要注重对在地文化的挖掘和利用,对在地文化的认知认同是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丰富社区的文化景观还可以将一些本不相通的街巷空间巧妙连接。其次,空间设计一定要有艺术的美感,一些与城市美感相悖的元素,可以让它被淘汰掉;体现在地文化和美感的同时,要注重空间功能的完善,让这些空间“好用”、居民“爱用”。

提升文化气质

公共文化设施既要“气质”也要“颜值”

城市文化气质的提升,不光在于要在空间营建中体现在地文化,更重要的是要提升居民的文化修养。因此,公共文化设施如何打造,是城市更新中必须思考的问题。

重庆图书馆副馆长张冰梅指出,公共文化设施的打造中,“颜值”和“气质”同样重要。她认为,目前重庆的图书馆、书店等文化设施的打造非常规范,但新意不足。

“我们在调研后发现,高‘颜值’的公共文化设施往往更有吸引力,可以提高人们的使用频率。”张冰梅用上海浦东新区某街道文化中心举例说到,该文化中心也是随老旧小区改造一同建成,阅览室的设计参考了多家“网红”书店,设计出可以席地而坐的阅览区域以及为儿童打造的专属空间,对社区居民有非常强的吸引力。

同时,张冰梅也表示,公共文化设施一定要“好用”。她建议,在功能设计上,要做大量的前期调研。尤其是针对社区使用的文化中心,要对不同年龄段的居民和周边不同类型的企业做全面的调研和分析,在突出特色的同时满足多类人群的文化需求。

重庆地方史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委员、重庆名城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戴伶认为,如何提升城市文化气质,可以多方联络有识之士,依靠众多不同学科、不同学派的人聚智汇力,共同探讨。

戴伶以自己为例,在邢家桥社区的调研中,她发现谢兰、黎国萍、黄淑萍等许多女为社区的改造和治理贡献了力量。作为一名专业的策展人,她准备将邢家桥的人物融入自己策划的重庆女力量展览,以文化展览的方式展现邢家桥社区的人和事。

增强服务能力

以志愿服务促进居民的自我服务

城市更新和基层治理,都是为了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座谈会上,多位嘉宾都建议,通过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绿叶义工志愿者协会秘书长谢威提出,专业的志愿服务是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的有效手段。

谢威以自己在巴南区界石镇做志愿服务的经历为例。他和团队成员在界石镇教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时发现,不少老年人学会后,在广场舞、聊天等社区交往活动中还教会了身边更多的老人,这让他意识到,志愿服务不仅要提供服务,还好以志愿服务促进居民的自我服务。

北碚区“深阅读”志愿服务队队长杜秀敏认为,志愿者除了要有一腔热血,还要接受长期的专业训练,要培养终身学的能力,在训练、服务和总结反思中不断成长,才能成为能够“深入被服务者内心”的志愿者。

对于公共服务的专业化,两江新区党工委宣传部部长杜术林认为,在公共服务供给中,要基于居民的各种诉求和兴趣爱好,做好分类服务,通过精细分类实现服务专业化。

两江新区社保局民政事务中心主任高小奇也表示,建什么样的中心,开展什么样的活动,做什么样的工作,都一定要切实了解辖区居民实实在在的需求,瞄准居民的“急难愁盼”精准发力,才能真正将“我为群众办实事”走深走实。

相关新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