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讯息:双良节能:“囤硅”还有未来吗?

来源:和讯股票吴雨其 发布:2022-10-26 15:26:18

文|和讯财经 吴雨其


(相关资料图)

由于近年来新能源引发的“绿色革命”渗透至各行各业,加之“双碳”政策的推动,光伏作为稳定且易部署的清洁能源已成为主力。而作为光伏产业的上游原材料——多晶硅的价格一直是高居不下,今年甚至创下了十年以来的高点。在此背景下便吸引众多企业入局,双良节能(600481)便是其中之一。

日前,大全能源披露与双良硅材料(双良节能子公司)签订了《多晶硅采购供应合同》,合同约定2022年至2027年买方预计向卖方采购多晶硅料共15.53万吨。按照PVInfoLink最新(2022年10月12日)公布的多晶硅致密料均价30.30万元/吨测算,预计采购金额约为470.56亿元。

多家企业“囤硅”

自2020年初以来,硅料价格一路从73元/kg上涨至2022年Q3的303元/kg,累计涨幅达315%,截至今年8月末,硅料价格年内累计29次涨价,甚至有可能持续在高位震荡。

但市场并不缺乏敏锐的猎手,由于多晶硅所展现的巨大发展空间和利润,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布局。

作为光伏硅片领域的后起之秀双良节能,其频频大动作令市场吃惊。10月13日晚间,双良节能公告,全资子公司双良硅材料(包头)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双良硅材料”)签订采购合同,预计采购470.56亿元多晶硅料。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国庆前夕,双良节能才披露两份多晶硅料采购合同,金额合计约657亿元,仅仅过去半个月,双良节能就已经签署了1127亿元的多晶硅料采购单。实际上,据和讯财经不完全统计,近一年,双良节能已签署了超2450亿元采购单。

双良节能相关工作人员表示,高额采购合同不会给公司带来资金压力。

布局硅料的企业并不仅是双良节能,有媒体统计数据显示,8家上市公司签下12份长单合同,涉及约230万吨多晶硅,预计采购金额超过5000亿元。

另外,2021年至少有13家硅料的上下游企业,宣布了多晶硅新投产、扩产计划,总规模高达209万吨。这些产能将在2022-2024年逐渐投产;而截至2021年底,全国的多晶硅产能仅58万吨。

产能逐步释放 “囤硅”还能否有利可图?

目前,多晶硅的产量在快速释放。截至2021年,中国多晶硅产能为52万吨,产量大约是49.8万吨,其中约有45万吨用于光伏。

据中国有色金属硅业分会专家副主任吕锦标介绍,2022年多晶硅扩产规模达68.4万吨,主要产能释放在三季度,到2022年年底中国多晶硅产能将达120万吨,预计产量为82万吨。

中信证券(600030)能源化工行业首席分析师王喆10月11日发布的研报显示,2022年多晶硅新增产能将达约70万吨,2023 年预计新增产能约164万吨。基于下游旺盛需求,王喆在研报中表示,根据多晶硅厂家扩产计划,今年四季度与明年二季度将迎来硅料产能释放密集期。

一位相关负责人表示,下游需求旺盛也支撑了硅料价格。截至目前,下游尚有需求未释放,尤其是国内大型地面站的装机需求,很多都在等待三、四季度硅料价格的松动。该人士也认为,硅料价格关键在于产能的释放。

硅料企业新特能源的母公司特变电工(600089)在投资者互动平台答复硅料价格相关问题时也重申,多晶硅价格主要受市场供需关系的影响,随着多晶硅行业新增产能的释放,预计市场供应紧张的局面会得到缓解,多晶硅的价格将会有所回落。

可以预见,未来的多晶硅产能势必与光伏装机需求匹配,甚至可能会在此番产能缺口的大举扩产、投资之下出现产能过剩的现象。

在多晶硅价格拐点来临之际,双良节能之流的“囤硅”的举动是否还能有利可图?

在硅料价格见顶时,市场供需维持紧平衡的状态依旧使得硅料价格居高难下。对于硅片领域后起之秀双良节能,囤料之举是野心,也实属无奈。

去年3月份,双良节能宣布,将于包头建设40GW拉晶、40GW切片项目,分为两期进行,其中一期20GW项目总投资70亿元。而后,该公司进一步提起35亿元定增计划,用于项目建设。一边生产、一边采购硅片,双良节能看来十分看好硅片领域,已豪掷千金。

国联证券在研报中表示,双良节能还原炉订单收益将逐步体现,长单落地保证硅料供应和硅片出货。双良节能相关人员也表示,未来的生产成本有望下降。

事实果真如此吗?业内人士表示,锁料一般是保未来硅料之需。但巨大的原料双良节能是否能够消化?双良节能曾对媒体称,公司订单饱满。但经统计,去年以来,双良节能大举扩产。公司称,截至今年6月底,公司单晶一厂560台单晶炉和单晶二厂800台单晶炉均已全部投产运行、满负荷生产,年产能已超20GW,预计年内公司大尺寸硅棒/硅片实际产能将实现50G。

销售订单方面,今年7月,公司连签两份销售合同,分别向正泰新能科技有限公司方面及华晟新材料销售单晶硅片,金额预计为90.92亿元、30.24亿元(均为含税),合计约为121亿元。

不完全统计,从去年10月份至今年7月,双良节能先后与通威股份(600438)、天合光能、爱旭 股份、阿特斯、东方日升(300118)等多家主流电池厂商签订硅片供应长单。根据国联证券统计,上述硅片合同订单预计总额达779.1亿元(含税)。加上7月签订的这两笔订单,双良节能在不到一年时间内,签订了900.26亿元销售订单。但900亿的销售订单并不能覆盖超2000多亿元的采购订单。

另外,随着多晶硅产能进一步释放,多晶硅价格回落,双良节能在价格高点买入大量硅料,对此态度是否还能像上述一样乐观也未可知。

诚然,双良节能的豪赌或许是极富想象力的,正如其此前签订的一份销售合同中所言,“本合同的签订标志着公司单晶硅片业务获得客户和市场认可。”

光伏骨干企业被约谈 监管警示不搞囤积居奇

另一方面监管部门的行动也形成高压。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10月9日官方网站发文,有关司局负责同志表示,近期国内光伏产业部分环节产品价格持续急剧上涨,引发产业链供应链剧烈震荡,其中既有国际贸易环境复杂、新冠疫情反复冲击、下游需求大幅增长、各环节建设周期差异等原因,也有部分企业炒作哄抬价格、个别从业者囤积居奇等因素。

多晶硅价格的暴涨直接拉高了电站运营商的成本。2022年8月份,光伏组件中标的报价在19.1亿-20.7亿元/GW,较2020年最低的15亿元/GW已经上升了20%-30%,这不利于光伏产业平价上网的推进,也会打击下游运营商投资电站的热情。

监管部门要求相关企业要上下游共赢,规范销售行为、不搞囤积居奇、借机炒作等哄抬价格行为,适度提前释放产能、合理研判新产能投放风险等,这或许将引导多晶硅价格的理性回归。

10月9日下午,工业和信息化部官方网站发布了题为《三部门集体约谈部分光伏企业及行业机构》的文章。

文章显示,为深入引导光伏产业上下游协同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等三部门有关业务司局在组织开展光伏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对接的基础上,近期集体约谈了部分多晶硅骨干企业及行业机构。

在总结近期光伏产业部分环节产品价格持续急剧上涨的原因后,三部门对相关单位提出工作要求:一是要着眼大局和长远利益,坚持上下游合作共赢,促进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二是要切实加强企业自律,深入开展自查自纠,自觉规范销售行为,不搞囤积居奇、借机炒作等哄抬价格行为;三是要统筹推进光伏存量项目建设,合理释放已建产能,适度加快在建合规项目建设步伐,同时对后续新建产能大规模投产要提前研判、防范风险。

而下一步,有关部门将进一步加强工作协同、强化监督管理,针对行业出现的哄抬价格、垄断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违法行为加强查处、严厉打击。

山西证券(002500)表示,虽然散单价格仍有较高位置成交,但是主流价格区间已经逐渐平稳,硅料价格继续上涨的动力下降。买方心态处于持续调整变化的阶段,对于10月硅料有效供应量的增幅信心充足的预期下,抢购或囤货现象陆续消退。

关键词: 双良节能
相关新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