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绿色转型的实践正如火如荼 绿色低碳经济发展脚步日益加速

来源:杭州日报 发布:2022-06-10 09:31:13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就是幸福。

从自然生态的有效保护,到环境质量的不断改善,再到经济发展质效的稳步提升,放眼杭州,美好生活的图景,已逐渐清晰。

探索共同富裕一年间,杭州全面推进林长制(河湖长制),高水平创建国际湿地城市,扎实推进重大水利项目建设,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围绕不断筑牢生态系统绿色本底,杭州多措并举、积极行动,为“推进新时代美丽杭州建设,打造独特韵味的新天堂”这一目标任务夯基垒台、立梁架柱。

聚焦“双碳”目标,加快绿色转型步伐

“做好垃圾分类,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使用帆布袋购物,减少塑料污染”“乘坐公共交通出行,减少碳排放”……如今,节能减排、绿色低碳的理念已经深入杭城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这都与“双碳”工作的持续推进密不可分。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全方位深层次系统性的变革。今年以来,为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杭州制定出台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为我市高质量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

方向既定,阔步前行。《实施意见》提出了3个阶段的主要目标——到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基本建立,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明显进展,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取得显著成效,碳达峰基础得到夯实;到2030年,高质量实现碳达峰,碳达峰、碳中和数智治理体系基本建成,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优化取得阶段性成果,绿色低碳技术取得关键突破,能源利用效率、二氧化碳排放水平处于全国前列;到2060年,率先建成零碳城市,相匹配的城市治理体系全面建立。

如今,共同富裕的“绿色”底色,正在杭州稳步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不断被擦亮——来到传化化学生产车间,微乳化、复配增效、改性、纳米、缓释等新技术正被应用于开发生产各种绿色工艺和绿色产品;新安化工则聚焦“氯、磷、硅”绿色循环经济模式,实现原料“内循环”,废物“再利用”,资源“吃干榨净”;海康威视推出的“双碳大脑”,通过“碳地图、碳足迹、碳管理、碳中和”四大功能,就可透过大屏“智”理双碳。

在杭州,各行业各领域绿色转型的实践正如火如荼,绿色低碳经济发展脚步也日益加速。

作为全市的塑料污染治理示范试点,东山农贸市场积极推行“一禁两推”,鼓励老百姓重拎布袋子、重提菜篮子,袋子的年消耗量减少30%左右;凭借技术创新,万事利把绿色低碳理念贯穿到栽桑养蚕、人工智能设计和绿色印染的全链条,公司万元增加值能耗仅为国标的50%……可以看到,与“双碳”发展相关的政策体系、平台、产业正全面落地开花,为全市高质量实现“双碳”目标注入澎湃动力。

彰显生态底色,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忆往昔,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是诗画江南、最忆杭州的独特意境。现如今,一场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努力建成美丽之窗”为总体部署和发展蓝图的“美丽行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

生态环境质量,关乎民生,利在千秋。探索共同富裕一年间,杭州坚持将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进行到底,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强化水气土固污染防治,推动主要污染物排放大幅下降。一场场倾力推进的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无废城市”建设行动的共同努力下,杭州实现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据日前发布的《2021年杭州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杭州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方面,市控以上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100%,同比上升1.9个百分点,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大气环境质量方面,市区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2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7%;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55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空气优良率为87.9%,同比下降3.4个百分点。

让老百姓呼吸更新鲜的空气、喝上更干净的水、吃上更放心的食物……在杭州,“美丽之窗”建设有了更贴合实际、贴合民意的落脚点。与此同时,一场彰显生态底色、彰显独特韵味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也在徐徐铺展——

位于余杭区径山镇的镜潭湖生态湿地公园,白鹭轻飞过,朝光散满湖,经过生态治理,当地将挖沙的荷塘修整为湿地公园,使之成为附近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撬动当地旅游发展的新景点,充分彰显生态韵味;位于大运河畔的上塘河绿道(拱墅段),以历代诗词为切入点,生动讲述上塘河与半山的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审美文化,并在植物造景中交相辉映,全线串联起多个文化遗迹节点供市民游客观赏,充分展现人文底蕴……

站在新的历史时期,杭州将加快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努力成为美丽中国建设的样本,着力提升共同富裕的绿色底色,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获得感,让“西湖繁星、钱塘碧水、天目叠翠、江南净土”,真正成为这座生态文明之都的生动写照。

记者手记

努力建设“美丽之窗”,彰显杭州独特韵味

近日,《2021年杭州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发布,数据显示,我市环境质量稳中向好、持续改善。比如,过去一年,杭州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县(市)5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1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区)11个。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杭州始终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全力优化城市空间格局,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不断厚植生态文明之都特色优势,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久久为功才能行稳致远。从加大绿色低碳环保产业发展力度,到优化城乡人居环境,再到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接下来,全市将聚焦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多措并举探索生态共富的杭州经验,努力建设“美丽之窗”,让高质量发展的成色更足。(记者 刘金洋 傅凌波)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