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8平方公里!杭州高新区(滨江)萧山特别合作园揭牌!

来源:杭州日报 发布:2022-03-04 16:55:27

昨天上午,市区两级党政领导齐聚萧山,众多企业代表汇聚湘湖,共同见证区域合作历史性的一刻——杭州高新区(滨江)萧山特别合作园正式揭牌!

根据协议,特别合作园规划面积暂定13.48平方公里,其中先行区面积4.5平方公里。包括三江创智新城、未来产业社区和湖头陈产业园,紫橙、蓝橙产业园共三大板块,并按照“萧山打造空间、共同导入产业”的创新模式,争创“全球先进制造示范、国际创新策源示范、跨区产业共同富裕示范”。

一个是杭州传统强区,一个是杭州高新区,两区携手构建市域协同发展格局,是“大杭州”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杭州发挥“1+1>2”整体效应的有益尝试;一个正打造“亚运国际城·数智新萧山”,一个正建设“天堂硅谷·硅谷天堂”,两区合作是两地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要事,也是两地优势互补、融合共进的积极探索。杭州高新区(滨江)萧山特别合作园值得期待。

齐心“发力”与互相“借力”

从最西面的万达路北侧戈雅公寓出发,沿着几条主干道一路向东,一直到“大莲花”边的七甲河,这段约22公里的距离,是高新区(滨江)与萧山的区界线长度。尽管行政区划不同,但并不影响两地的“亲密无间”。

历史上,萧山与高新区(滨江)同宗同源、本属“一体”,两区地缘相连、山水相依、人脉相亲、文化相通,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始终频繁互动、畅通无阻,这成为两区合作的“先天性”条件、“基础性”优势。尽管后来各自踏上独立发展之路,但两区的联系却越发紧密。

以交通为例,两区之间道路互联互通,已建成通车的地铁1号线、4号线、5号线途经萧山、高新区(滨江)两地,规划地铁18号线贯穿特别合作园腹地;由风情大道、时代大道、彩虹高架、绕城高速等道路构成“两纵两横”快速路网,极大提升出行效率,促进两区共融发展。

自古“一家亲”,说的正是萧山与高新区(滨江)。

更重要的是,在杭州“奋进新时代·建设新天堂”的“一盘棋”布局中,两区携手有了更急迫的现实需求:杭州需要两区齐“发力”,两区需要互“借力”。

一方面,作为全国屈指可数的制造业强区,萧山总面积931平方公里,发展空间广袤,仅存量工业用地就多达4.7万亩。尽管近年来转型升级不断实现新突破,但IP大项目、优质信息产业仍是萧山短板,或者说“创新经济”仍是萧山“命门”。

另一方面,作为国家高新区,滨江综合实力稳居全国前列,数字经济更是闻名遐迩,但其陆域面积仅72平方公里,现有空间接近“饱和”,一定程度制约了资源要素的高效集聚利用以及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步伐。

从杭州层面来说,市党代会报告指出,要铸就实体经济的铁柱钢梁,打造产业兴盛的新天堂,并通过“始终扭住发展实体经济这个关键不动摇,为构建全新的现代产业体系注入硬核力量”。而萧山和高新区(滨江)一直是全市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基地,拥有近30万家市场主体,诞生了4家世界500强(全市7家)、14家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全市36家),形成了数字经济、生命健康、装备制造、化纤纺织等优势产业板块。杭州需要两区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两区协同配置产业资源、空间资源,实现优势互补、相互赋能,不仅是杭州的“要求”,也是两区的主动“选择”。而建立特别合作园则是其中“破题”方式,通过打破两地行政体制、地理空间限制,设置“不设期限”的长期合作,不断提升各自硬核实力,持续推动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做大做强。

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

承办这次揭牌活动的湘湖未来产业社区,称得上两区合作的“先发之地”。

4天前,总投资20亿元的云尖信息总部项目开工,被认为是“两地合作后的首个省重大产业项目”,也为昨天特别合作园揭牌进行了“预热”。这个主攻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产业“小巨人”,背靠中国最知名的集成电路领军企业紫光股份。至此,与滨江“颇有渊源”的紫光股份,在未来产业社区的投资已达60亿元,除了云尖信息,还有紫光恒越、人工智能研究院等。

定位于打造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主要承载地的未来产业社区,是特别合作园面积最大、占比最高的板块:7.13平方公里纳入规划面积,占52.9%;2平方公里纳入先行区,占44.4%。目前,未来产业社区先行区已集聚11大产业项目,总投资约100亿元,包括增材制造“隐形冠军”先临三维3D数字化总部项目。

从中不难发现,特别合作园三大板块并非“白纸一张”,而是有一定产业基础。

比如,面积5.36平方公里、先行区1.5平方公里的三江创智新城,紧扣“数创高地,生态智谷”总体定位,已集聚中国电信杭州大数据中心、浙报融媒体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前者将形成以数据中心为基础的集产业发展、创新孵化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型产业园区,后者将建成长三角媒体融合与数字文化产业的建设示范基地。

又比如湖头陈产业园,紫橙、蓝橙产业园,“三园”合计约1平方公里,且全部为先行区,其中紫橙产业园以“数字致敬科学、回应未来”为理念,重点招引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着力打造区域标杆性产业园区,目前该产业园已引入新型智慧城市综合运营服务商中睿信数字、专注于研发全球一流的高性能网络芯片及解决方案的云合智网。

根据协议,特别合作园将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引领辐射带动作用,重点发展信息通信技术及应用创新产业、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以产业链带动生态圈、以生态圈打造共同体、以共同体延展共富图。

具体而言,两区将持续推动先进制造大项目和产业链关键制造环节跨区域落地,率先构建形成市域内闭环的“研发总部+合作园核心制造+周边配套制造”的先进制造业集群生态,争创全省“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实现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共享发展。

这意味着,特别合作园主打是产业,主要集中于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集群,这也是两区既有产业的优势叠加、全面升级。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4年前,萧山就已在试水承接滨江的“高新区效应”。

2018年3月,萧山发布“两带两廊”产业规划,其中“两廊”指的正是沿着时代大道布局的时代智造走廊、沿风情大道布局的风情科创走廊。无论时代大道还是风情大道,均为贯穿并通联两区的主干道。

以如今视角看,特别合作园的三大板块毗邻滨江区,也全部处于这“两廊”节点上:未来产业社区、三江创智新城位于时代智造走廊,湖头陈产业园,紫橙、蓝橙产业园位于风情科创走廊。

尽管当年尚未形成“特别合作园”概念,但不得不说,萧山落子“两廊”极具前瞻性、预判性,并为如今两区合作埋下了深深的“伏笔”。

盘活空间与同促共进

昨天的揭牌活动上,首批4个项目集中签约,涵盖生物医药、工业物联网、智能制造三大领域,包括莱和生物体外诊断试剂产业化项目、永谐汽车和物联网工业创新中心项目、尚健生物创新药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德施曼智能锁生产基地项目,这批项目的共同点是技术领先、前景较大,但同时亟待产业化空间。

如高新区(滨江)“5050”企业尚健生物投资的创新药智能制造基地项目,该项目致力于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的创新抗体药物开发与商业化,目前已有5个产品处于产业化前期,其中一款I类新药处于临床II期,预计2023年上市。通过落地到特别合作园,有力有效地解决了空间问题。

根据协议,两区将按“萧山打造空间、共同导入产业”的模式进行资源导入和产业重塑,其中高新区(滨江)负责已有产业向特别合作园的溢出转移,以及新产业项目招商推介;萧山负责特别合作园的征地拆迁、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空间打造,以及招引新产业项目入驻合作园。这一过程中,将形成“总部在滨,制造在萧”和“整体迁入”两种模式。

目前,特别合作园已梳理出产业用地3389亩,其中三江创智新城1689亩,未来产业社区1700亩,今年拟出让共计481亩;可用存量空间36万平方米,其中未来产业社区29万平方米;另外有在建空间167万平方米。这些空间将有效满足特别合作园的需求。

通过特别合作园这一载体,也将对两地未来发展产生广泛而积极的影响。

对于萧山而言,将加快传统制造转型、重塑未来产业形态。值得一提的是,特别合作园主要位于萧山传统意义上的“南片”,而“东片强南片弱”一直是萧山经济上的区域特征。这一次,特别合作园将直接把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转向南部,从而有望加速实现“南部崛起”。

对于高新区(滨江)而言,在其发展历程中,始终聚焦创新驱动、全域孵化,成为全市重要的创新策源地。通过合作,将进一步放大高新区的辐射带动效应,吸引更多创新要素集聚,推动两地的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人才充分涌流、创新能力整体跃升。

对于杭州而言,特别合作园是深入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形成市域制造业闭环、“打造产业兴盛新天堂”的重要路径,将有利于加快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显著增强经济质量优势,持续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助力杭州跻身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第一方阵。

显然,特别合作园是“多赢”之举。(记者姚潮龙黄婷)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