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沥举行河西沿江项目“清租”行动签约仪式

来源:珠江时报 发布:2021-11-25 14:51:32

昨日,大沥举行河西沿江项目拆除改造“清租”行动集中签约仪式,数位河西沿江片区土地承租方与土地整理方签订了“清租”协议。至此,该片区攻坚总任务已完成九成。

披星戴月奋战用心用情争取村民支持

一批先上台签约,一批在签约室外“候场”……昨日,在区委常委、大沥镇党委书记何春云,大沥镇镇长游剑锋以及镇全体班子领导的见证下,租户代表们先后分批走上签约台,与土地整理方签订“清租协议”。

“让我们为河西的美好明天点赞!为大沥的美好明天点赞!”在租户们签订“清租协议”后,签约双方一起竖起大拇指,为河西未来的发展点赞。

作为千灯湖北延过河的“第一站”,河西沿江片区是大沥城市更新最重要的据点。与一河之隔的广东金融高新区相比,这片区域内却分布着低矮破旧的厂房、低产值高污染的落后产业。城市更新成为大沥未来发展的必走之路。

为加速落实区党代会提出的“大沥要大刀阔斧推进城市更新、商贸转型,争当城市中轴北延的桥头堡,走在广佛全域同城最前列”目标任务,大沥镇成立河西沿江项目拆除改造指挥部,这支“大沥铁军”由何春云担任总指挥,大沥党政班子挂帅形成19个工作组,从11月12日起进驻河西社区,开展该片区租约未解除租户的群众工作。

为了加快河西沿江片区改造速度,11月17日,大沥镇成立河西沿江项目拆除改造指挥部临时党委,同时向河西社区和经济社派驻第一书记,以党建引领全力打赢城市中轴北延“第一战”。

连日来,各工作组进家入户,宣讲村改政策,展示发展愿景,听取村民需求建言,也尽力化解群众心中疑虑,用心用情争取村民支持,经过七天“披星戴月”的奋战,截至当日,已有九成土地承租方与土地整理方签订“清租”协议。

“在河西做生意二十多年,这里真是一块福地,等将来改造好了,我们还会再来这里投资。”当日的签约代表梁先生称,自己非常支持政府推动城市更新工作,也希望这里能尽快与河对岸的千灯湖板块看齐。

共同缔造期待早日向千灯湖看齐

按照规划,河西沿江片区项目南至佛山水道、东至佛山一环、西至桂和路、北至穗盐路,规划用地约1256亩,目前已拆除地上建筑土地面积约1033亩。其核心项目——南海艺术中心,占地250亩,是未来南海乃至佛山重要的文化艺术载体。该片区将以水体为纽带建设中心,打造公共空间与城市景观相融合的都市休闲区。

美好的设计蓝图,也让不少河西村民对此充满期待。“晚上大家去河堤散步,经常觉得我们这里低端的建筑形态和对面的高楼大厦像是差了几十年,村民其实很希望能改造。”河西社区陆东经济社村民梁国赞满怀期待地说,“改造后,这里的环境道路都会变好,绿化可以像对面的金融高新区那样绿树成荫,一水之隔的一河两岸也就相匹配了。”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成立“大沥铁军”、以党建引领全力打赢城市中轴北延“第一战”外,目前大沥也在河西片区内,通过文明智慧广播、LED宣传车播报,悬挂宣传横幅等方式进行宣传,同时还在河西社区举办首场《城市更新面对面》,直面群众,倾听群众声音,与群众一起为河西发展出谋划策。

此外,大沥还将在一环辅道上实施广佛江珠高速(穗盐路-河西大道段)辅道连接工程和广佛江珠高速(海八路北出西口侧)辅道连接工程。计划在11月底前解决一环穗盐路辅道路口交通拥堵问题和城市中轴北延主干路出口拥堵问题,同时为加速河西片区旧改提供更便利的交通条件。

大沥精神

“接到任务时感觉很难,现在觉得没有什么完不成的!”

大沥河西沿江项目拆除改造指挥部刚成立七天,大家已完成剩余“清租”任务的九成,而此前这个片区的征拆工作已经开展了三年多。这支被称为南海雄师的“大沥铁军”,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大沥铁军”工作的法宝和秘诀是什么?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第五工作组,一起为您揭秘签约背后的“大沥铁军”故事。

党员干部带头五天完成签约任务

大沥党委委员朱敏华是第五工作组的组长,她和她的组员们,在11日和租户梁女士进行了第一次见面。“第一次见面的气氛并不好。”回忆起和租户第一次约见的情形,朱敏华仍记得对方不情愿的样子。朱敏华坦言,这个地块属于陆西经济社,而陆西从三年前就开始征拆谈判,后来梁女士和土地整理方越谈越僵,和经济社之间也有一些小矛盾。因此梁女士见面第一句便说:“本来今天应该是我律师来,但他没有空,所以我才来了。”

在这种情形下,工作组没有急于输出自己的观点,而是耐心地先请梁女士将她前面谈判的情况和她的顾虑讲出来,对于梁女士提出的关键点,他们还不时地记下来。原来,梁女士于2006年在河西沿江片区租下了2万多方米的物业,租期到2035年才结束。三年前片区要改造的消息传出来,租他们厂房的租户也退了租,期间也不断有人找她谈“清租”协议,她一直都觉得标准不明晰、不统一,整理方给出的方案与预期差距较大。

耐心的倾听和生活上的关心,让朱敏华团队赢得了梁女士的信任,在得知她的困惑和对政策的误解后,朱敏华与其团队在随后的多次沟通中,向其详细介绍、解读相关政策,以及签约带来的好处。“我也不想当‘钉子户’,但我也不想吃亏。”在朱敏华团队的努力下,梁女士消除了对政策存在的误解,于16日晚与土地整理方完成签约。

走好群众路线以真情换信任

回想此次能够以那么短的时间,完成最大面积、且相当棘手的一个“清租”协议,朱敏华十分感慨:“刚开始接到任务的时候觉得很难完成,现在觉得没有什么是完不成的!”说这话时,振奋与坚定的表情写满她的眉宇间。

在第五组中担任“前锋”角色的,是大沥镇应急办主任谭可桐,他认为坚持群众路线是大沥村改的“法宝”之一。“我们与租户坦诚相见,用真情换取信任,用关怀打开心结,最终实现签约的成功。”谭可桐说,参加任务的党员干部秉持“没有困难,只有办法”的信心信念,而且从一开始就给自己找好定位,那就是要用政府的威信,让越谈越远的土地承租方和土地整理方越走越,坚决当好“桥梁”和“纽带”的角色,用心用情帮助租户解决实际问题。

在快速完成签约的背后,是大沥镇坚强有力的组织体系。11月17日,河西沿江项目拆除改造项目指挥部成立了临时党委,由区委常委、镇党委书记任临时党委书记,下设19个临时党支部,从各层面强化了党的组织领导,将党旗插在村改攻坚的最前线。19日上午,大沥还安排15个有村改任务的村居书记全部到场,带人带物带资源来帮工作组完成任务。

“要让党员干部到基层一线去听民声、知民情,想方设法解民忧、暖民心。”朱敏华说,村改是培养干部的“练兵场”和“试金石”,大沥也希望借助村改这个难得的契机,让党员干部实现对村民的深度走访,不仅要自觉成为政策的宣传者,更要成为社情民意的收集者,攻坚任务的担当者。

在此次河西村改攻坚中,“大沥铁军”不但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还赢得了村民群众的友谊,“我们时常都会和之前联系的租户联系一下,他有什么事情还和我们分享,关系比较和谐友爱。”谭可桐说。

大沥镇综合治理办副主任谢彩华是第一次参与拆迁工作,在她看来,用群众工作的手法将很难的任务完成,也是一次非常好的实践,用实践来验证“没有困难,只有办法”,也更加坚定了大家“一旦出发,必须到达”的信念。

大沥方法

创新工作机制依靠群众发动群众

大沥“城市更新面对面”首场活动走进河西社区,村民直呼支持河西村改。

“不想再看到一河两岸的巨大差异了,我们还是向南望江!”“大家都喜欢去桂城千灯湖,我们家什么时候也能变成另一个千灯湖?”

在大沥镇河西社区新桂活动中心前的大树下,大沥镇城市更新办主任姚海芳刚给村民介绍了大沥镇城市更新项目情况,一群关心着社区发展的村民便迫不及待地提出问题。

11月19日,大沥镇首场《城市更新面对面》之“千灯湖北延‘第一站’河西沿江片区如何加快改?”在河西社区新桂活动中心举行。政府部门代表、社区干部、律师与社区居民们相聚一起,共商河西村改大事。

村改,是河西社区当前最热点的话题,而如何才能更好地用好群众力量办好群众事,也成为“大沥铁军”在本次河西村改工作中重点思考的问题。但答案,就藏在村民中。

作为千灯湖北延过河的“第一站”,河西沿江片区能加快产业升级的关键,就在于村民是否支持。“我们的重点是要与剩余没有解约的租户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让他们了解到最新的政策和补充标准,减少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产生的误解。”姚海芳在活动中表示。

“为了我们的美丽环境,我支持河西村改!”“只有把现在的低矮厂房都拆了,我们村才有新的发展空间。”有了面对政府部门畅所欲言的机会,在活动现场,河西村民们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改造后,我们不会比对面差!”河西社区党委书记原永良接过话茬,向河西村民讲述自己的一段经历。他说,自己曾特意到河对面的桂城AIA大楼高层,往北跨过河看自己的家乡,巨大的落差感让他坚定了村改是河西未来发展必走之路的想法。

而走上城市更新道路的河西沿江片区,未来也将快速追赶对岸千灯湖版块的步伐。项目将以南海艺术中心为核心部分,规划建设公共服务和文化演艺载体。此外,还将规划建设地标建筑,打造超甲级写字楼、企业总部等载体。

美好的愿望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实现。河西村民陆泳标便是其中一名“积极分子”。自从3年前得知河西沿江项目启动后,他便早早终止了还有17年合约的租赁合同。“这是大势所趋的项目,既然选择了河西,我们就要配合,义不容辞。”

用心听取需求建言,用情凝聚河西民心,河西沿江片区的未来或许很快就要实现。

(珠江时报记者赵艳丽 文/珠江时报记者黄晴雯 赵艳丽 吴志恒 通讯员刘成黎 昭映)

相关新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