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品牌系列报道丨“传递温暖 相伴成长——新农学堂”区民政局铸品牌关爱困境儿童、农村留守儿童

来源:津滨网 发布:2023-08-28 23:17:17

近日,滨海新区民政局、杨家泊镇共同开展了“传递温暖 相伴成长——新农学堂”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志愿服务活动。作为滨海新区民政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品牌活动,“传递温暖 相伴成长”关爱未成年人活动自2020年启动,至今连续开展了四年。四年来,区民政局先后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专题宣讲活动,与区慈善协会联合举办“扬帆滨海,筑梦成长”困境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自护夏令营,开展暑期困境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及留守妇女入户走访活动,鼓励更多社会资源向困境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领域汇聚。

今年,区民政局联合杨家泊镇社会工作服务站打造了“传递温暖 相伴成长——新农学堂”活动,为杨家泊镇农村留守和困境儿童提供专业化服务,积极营造全社会共同重视、支持和主动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良好氛围。


(资料图)

“新农学堂”伴解惑,支持性服务为脱困赋能

“新农学堂”成立时,受到了区民政局与杨家泊镇政府的关注与支持,镇政府希望该品牌能够区别于其他的关爱保护未成年人的活动。希望通过注入社会工作专业力量,打造有针对性、品牌化的公益服务。为此杨家泊镇社工站在区民政局的指导下着手针对农村困境留守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切实需求,通过入户探访动态掌握困境儿童需求,向辖区内困境儿童家庭送去温暖礼包,并在访谈中发现,困境儿童普遍存在自我认同感较低、自信心不足的情况。这些困境儿童大多性格胆小内向,社会适应能力不足。同时,由于缺少来自家长的关注和照顾,易产生负面情绪,目标感弱、行动力差。所以依托“新农学堂”开展自我认同的能力提升小组,在寓教于乐中逐渐建立自己的自信,目前通过6次的社会工作小组后,能明显感受到这些儿童的情绪变化。

“新农学堂”伴成长,常态化服务为成长蓄能

在提供常态化服务的基础上,除了在社工站和家庭两个场域提供服务外,“新农学堂”将服务延伸至村居,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在学校、村委会开设心理辅导、“四点半课堂”、防溺水安全知识讲座等活动,为其搭建学习、娱乐的平台,让儿童在服务平台上受益,在交流互动中提高认识,在活动开展中健康成长。目前已开展“爱心守护,伴我成长”“共享阳光,护童成长”等10场主题活动,累计受益人次达200余人,让“社工站”成为他们的“坚强阵地”和“温暖之家”。

“新农学堂”伴慈善,外展式服务为公益铺路

在日常服务的基础上,除了充分利用本土资源,社工站还着力向外借力。今年2月,社工站通过链接外部资源进行图书的捐赠。区民政局积极链接社会爱心基金会、企业通过项目的形式对杨家泊镇留守困境儿童捐赠爱心物资。通过链接满天星公益的爱心读书包裹开展了“满天星公益星囊计划阅读交换活动”,激发青少年的阅读兴趣,培养青少年的阅读习惯。今年上半年开展“爱心守护,伴我成长”“共享阳光 护童成长”等系列关爱帮扶困境未成年人活动,据统计区民政局已经向高庄小学名在校儿童赠送书包、读书卡、图书等物资约235套。

“新农学堂”伴体验,参与式服务为蜕变助力

滨海新区民政局以“搭建平台、打造品牌、彰显温度”为抓手,运用“助人自助”社会工作理念和专业方法,设计了“童心永向党•津彩不打烊”夏令营活动,自6月起,每月一场主题夏令营活动,为期3个月。基于儿童发展的需要,特别设置了历史讲堂、职业体验、亲子互动等主题活动;同时,链接到非遗传承人、村居老党员以及专业消防员等社会资源,保证服务专业水平的同时,丰富活动形式,发挥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教育的作用,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传递温暖 相伴成长”关爱未成年人志愿服务品牌活动,展现了滨海新区民政局以强化未成年人关爱保护为主线,以“培养道德、拓展见识、快乐成长”为理念,将青少年社区教育与关心关爱困境儿童、留守儿童相结合,充分发挥社会工作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的作用,有效提升困境儿童关爱服务水平,广泛凝聚依法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社会共识,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和舆论氛围。

关键词:
相关新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