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热讯:聚焦315|“跨界奶”还能喝吗?“养猪大户”温氏股份“两面难”:预盈金额难补上一年百亿亏损“大坑”、旗下乳业抽检又不合格

来源:和讯网俞言 发布:2023-03-07 11:29:10

上市以来七份年报平均近400亿元营收来自肉猪的温氏股份(300498),可谓名副其实的养猪大户。不过,如今对于这家养猪大户而言,正面临着“两难”,即此前预盈的业绩难补上一年百亿元的亏损“大坑”、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即将到来之际,旗下鲜牛奶又被抽检不合格。更为重要的是,温氏股份旗下的鲜牛奶并非第一次抽检不合格,也并非旗下乳业第一次被爆食品安全问题。这不禁让消费者质疑,温氏乳业这款“跨界奶”还能喝吗?

旗下鲜牛奶抽检又不合格

曾多次被查出食品安全问题


(资料图片)

近期,广州市政府官网发布了《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年第3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显示,近期,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市内生产经营的11大类食品【粮食加工品,调味品,肉制品,乳制品,饮料,薯类和膨化食品,水果制品,水产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餐饮食品(含餐饮具),食用农产品(000061)】进行监督抽检,共2405批次。其中,抽检实物质量合格样品2366批次,实物质量不合格样品39批次。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个别项目不合格,其产品即判定为不合格产品。

其中,本次抽检的480批次乳制品中,有一批次不合格。该不合格产品为鲜牛奶,由广东温氏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简称温氏乳业),商标显示温氏牧场,规格为250ml/瓶,生产日期/批号显示2022年4月29日,不合格项目为菌落总数。

据检验项目说明,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标,并非致病菌指标。主要用来评价食品清洁度,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菌落总数超标说明个别企业可能未按要求严格控制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条件,或者包装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还有可能与产品包装密封不严,储运条件控制不当等有关。

针对上述不合格产品,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已要求相关区市场监管部门及时对不合格食品及其生产经营者进行调查处理,责令企业查清产品流向,召回不合格产品,并分析原因进行整改;要求经营单位对不合格食品立即采取下架等措施,控制风险,并依法予以查处。

广州市监局提醒,消费者应当在正规可靠渠道购买所需食品并保存相应购物凭证,要看清外包装上的相关标识,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和地址、成分或配料表、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等标识是否齐全并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要购买无厂名、厂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产品,不要购买超过保质期或变质的产品,不要购买公布的不合格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不合格产品鲜牛奶的生产企业即广东温氏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为A股生猪养殖大户温氏股份的控股子公司。据温氏股份2022年半年报,温氏股份在广东温氏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为64.57%。

需要注意的是,温氏乳业并非第一次被查出食品安全问题。据包括南方都市报等多家权威媒体报道,早在2009年,温氏乳业被查出旗下奶粉、乳制品中的蛋白质含量不达标;2013年,其鲜牛奶产品被检出菌落总数超标。2019年,温氏乳业旗下子公司“肇庆市鼎湖温氏乳业有限公司”,因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产品,被监管部门处罚5万元;2020年,温氏乳业旗下子公司“肇庆市鼎湖温氏乳业有限公司”,同样因鲜牛奶的“菌落总数项目不合格”,被肇庆市鼎湖区市场监督管理立案调查。去年6月,因纯牛奶中的非脂乳固体含量不达标,温氏乳业被广州市监管局通告,并被监管部门罚没款2.744万元。

温氏乳业为控股子公司

曾谋划分拆独立上市至今未果

温氏乳业作为温氏股份的控股子公司,成立于2014年6月24日,即温氏股份上市前一年,位于广东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营范围包括乳制品、饮料的生产、加工、销售。

对于温氏乳业的业绩贡献程度,笔者梳理财报发现,温氏股份仅在2018年度、2019年度报告中将温氏乳业列为重要非全资子公司。业绩方面,温氏乳业在2018年、2019年的营收分别为6.32亿元、7.2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09亿元、0.52亿元,与当期温氏股份的业绩:即营收分别为572.44亿元、731.4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9.67亿元、139.67亿元相比,其业绩贡献可谓“微乎其微”,甚至2018年的亏损其实稍微拖了温氏股份整体的净利润后腿。

不过,尽管温氏乳业作为温氏股份的控股子公司,其业绩贡献整体微小,不过,温氏股份曾有意将其推上上市公司的舞台。

据温氏股份曾于2020年11月20日披露《关于授权公司及子公司经营层启动分拆子公司境内上市前期筹备工作的提示性公告》,提及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2020年11月20日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授权公司及子公司经营层启动分拆子公司境内上市前期筹备工作的议案》。

公告提及,根据公司总体战略布局,结合公司控股子公司广东温氏乳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温氏乳业”)业务发展现状,为了更好地发展公司乳业业务,公司董事会授权公司及子公司温氏乳业经营层启动分拆温氏乳业至境内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前期筹备工作。

独董意见提及,本次授权公司及子公司温氏乳业经营层启动分拆子公司温氏乳业境内上市前期筹备工作事宜,有利于更好地发展公司乳业业务,支持温氏乳业在乳业业务上的持续经营投入,提升公司持续盈利能力及核心竞争力。同意公司授权公司及子公司温氏乳业经营层启动分拆温氏乳业上市相关筹备工作。

不过,笔者在证件会、深交所、上交所、北交所等官网均未见有关温氏乳业相关IPO的信息。据温氏乳业于2022年11月21日在互动易平台上回复投资者提问“贵公司之前拟分拆温氏乳业上市,现在到哪一步了?”表示,相关工作正有条不紊推进,现已完成企业股份制成功改制,目前尚未有进一步进展。如有达到披露要求的进展情况,公司将及时履行披露义务。风险提示:该事项尚处筹划阶段,结果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有业内分析指出,如果温氏乳业顺利提交IPO申请,仅近些年累计的食品安全问题,温氏乳业就得接受来自监管的严厉 “拷问”,毕竟曾经的“三聚氰胺”事件至今还在敲响警钟。

业绩快报显示盈利52.20亿元

却难补百亿亏损“大坑”

在前述旗下乳制品再次被爆食品安全问题前不久,温氏股份披露的2022年业绩预告显示相比上一年预计盈利48亿元至53亿元,即预计扭亏为盈。不过,尽管扭亏为盈,但对于上一年亏损高达134.04亿元的亏损“大坑”,依然是“杯水车薪”。

据温氏股份2022年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为48亿元至53亿元,相比上一年扭亏。另外,温氏股份近期的2022年业绩快报显示,报告期内,实现总营收837,39亿元同比增长28.90%;实现归母净利润52.20亿元,同比扭亏。

对于业绩的扭亏,温氏股份提及两点,第一,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肉猪(含毛猪和鲜品)1,790.86万头,同比增长 35.49%,毛猪销售均价 19.05 元/公斤,同比上升 9.55%。报告期内,公司生猪销售量及价格同比上升,同时生产成绩提高,养殖综合成本下降,公司生猪养殖业务利润同比大幅上升,实现扭亏为盈。第二,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肉鸡 10.81 亿只(含毛鸡、鲜品和熟食),同比下降 1.83%,毛鸡销售均价 15.47 元/公斤,同比上升 17.20%。公司养鸡业务生产持续保持稳定,核心生产成绩指标保持高位,养殖综合成本保持良好,公司养鸡业务利润同比上升。

尽管2022年的业绩扭亏,不过,依然填补不了上一年遗留下的百亿元巨亏的“大坑”。

据温氏股份2021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营收649.54亿元,同比下滑13.31%;归母净利润为-134.04亿元,同比下滑280.51%;归母扣非净利润为-146.66亿元,同比下滑329.82%。需要注意的是,此次亏损为温氏股份自2015年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没成想,第一次亏损直接亏了个“大窟窿”。

据悉,2021年温氏股份的百亿亏损,主要归根于生猪价格大幅下滑而养猪成本却不断走高,同时计提减值21亿元,同时为应对行业低迷期而增加融资,财务费用同比大幅增加。

其实,上市以来,温氏股份在肉猪、肉鸡的营收比例上不断调整,出现肉猪的营收比例整体下滑,而肉鸡的营收比重整体上升,并且占比超过肉猪。毛利率方面,肉猪的毛利率整体下滑,变为负值;肉鸡的毛利率整体下滑,但仍为正值。

公开数据显示,温氏股份2015年至2021年、2022年半年度的肉猪营收占比分别为56.57%、63.42%、62.97%、58.99%、57.18%、61.85%、45.41%、46.55%;肉鸡营收占比分别为37.42%、31.32%、31.56%、34.87%、36.63%、32.43%、46.69%、48.94%。

毛利率方面,上述报告期内,肉猪的毛利率分别为22.23%、38.05%、24.80%、12.32%、28.84%、30.58%、-30.39%、-11.40%;肉鸡的毛利率分别为13.88%、11.01%、11.17%、23.28%、26.31%、0.38%、9.00%、5.92%。

鉴于上述温氏股份在肉猪方面的毛利率已经连续一年又一期均为负值,且去年上半年肉猪的营收占比连续一年又一期低于肉鸡的营收占比,未来,温氏股份在养殖方面的架构,或会在猪和鸡之间继续调增,不然,如果肉猪的毛利率持续为负,那么,温氏股份又将如何填补曾形成的百亿元巨额亏损“大坑”,难道靠持股不足70%的、多次被爆出食品安全问题的温氏乳业上市“搭救”?后续如何,值得市场关注。

(图片来源:广州市政府官网、巨潮资讯网等)

关键词: 温氏股份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