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工程”普惠城乡观察——临安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之路

来源:杭州日报 发布:2022-10-21 08:35:41
“子孙虽愚,诗书须读。”

吴越国王钱镠的家训,让钱氏家族俊彦辈出,星耀满门。如今,它也成为临安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前行力量。

在临安高速出入口、钱王像下,一座9年一贯制学校正着手编制规划,将为“临安门户”平添朗朗书声。

在融杭桥头堡、青山湖科技城核心区,科技城第三小学结顶,计划今年年底前完成初装。它的建成,将为临安和青山湖科技城持续多年的人口净流入,再添强有力的基础配套支撑。

……

“百亿工程”普惠城乡

观察一座城市的活力,除了街头熙来攘往的车流人流,学校的“生长力”也是一个重要的维度。

近几年来,在临安,年增“数校”的现象已不是新闻。背后折射出的是临安蓬勃向上的发展活力。

过去10年,是临安人口增幅最大的10年,年均增加逾万人,达到目前的65万人。为厚植民生福祉,推进民生实事,临安始终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位置,实施了“百亿民生工程”着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中教育特色发展,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满意度显著提升。

教育支出从2012年的10.76亿元增至2021年的23.01亿元,新(改、扩)建45所学校,新增学位20415个。其中“国字头”特色学校9所、浙江省现代化学校9所、各类省级特色学校73所。学前教育普惠率达到95%,公办率从2012年的30.7%上升到74%,“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得到解决。义务教育城乡共同体建设和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均实现全覆盖,互联网+义务教育城乡学校结对帮扶,乡村学校100%全覆盖。全面落实“双减”政策,丰富教育资源,课后服务开设特色社团类、公益类课程共计310余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正惠及更多学子。

十年间,临安先后获得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浙江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县、学习型城市、教育技术装备规范管理市、区域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区等荣誉。“天目少年思政工程”创新品牌入选浙江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十件实事、杭州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奖、精神文明建设十件大事;“教育大数据智治系统”“数智体育服务系统”入选浙江省教育领域数字化改革创新试点项目。教育高质量发展趋势日益凸显。

“四千万”美好教育

美好教育,“择临优学”。除了“有书读”,临安还着力“读好书”。

设立“四个一千万”专项经费,千金市马引名师。每年拿出4000万元专项资金,实施优秀教育人才引进、“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培育等四项“千万”工程。构建“三大系列、四级梯队”培养体系,深化与北师大、浙师大、杭师大的人才合作培养机制。近年来,陆续引进“时代楷模”陈立群、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信息学国际奥林匹克金牌教练徐先友等名师(名校长)。引育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等高层次人才13人,入选浙派名师名校长培养对象9人、杭州市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11人。依托名师的引进和落地,临安在全区共创建了48个“三名”工作室,为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人才支撑。

“四千万”工程实施4年多来,涌现出了一大批名师名校长。今年,临安共有38人获浙江省特级教师、春蚕奖、杭州市优秀教师等省市荣誉。其中,浙江省春蚕奖4人、浙派名师名校长4人、杭州市优秀教师(校长)16人。

今年刚刚被评为省特级教师的王雁春、许海燕就是名师之一。

作为全国优秀教师、市劳模,王雁春28年始终扎根农村教育,成立了临安首个“名师工作室”。通过她的“教而带”、“教而思”、“教而享”,为不同家庭背景、成长环境的孩子“量身定制”个性化教育。以自己的辐射带动,引领年轻教师不断成长。正高级教师、省教坛新秀许海燕耕耘乡村教育25年,注重以“童心艺趣”的绘本创意教学,铺筑美育之路,为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带去童趣和启迪。她还乐做教师成长导师,定向指导25名青年美术教师走向教学创新之路,带动区域内中小学美术教师走上以科研导引美育的创新发展之路。

强工富农“共富班”

临安“美好教育”除了让莘莘学子茁壮成长,还全力赋能高素质农民和高素质产业工人,为共同富裕打造“共富班”。

临安“新农人”培养孵化器是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的摇篮。孵化器运营四年来,每年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200场、累计受益1.2万人次;开展技能培训100场、受益5000人次。到目前,已累计培养技能人才带头人800名。

今年以来,临安教育还与浙江农林大学合作开展农民学历提升、技能型人才培养等,助力提升农民素质。截止目前,已组织开展技能培训39场,累计培训4500人次;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12场,受益农民350人次。还以社区学院、成校、农村文化礼堂为平台,开展苗木栽培、土特产加工、直播带货等培训,着力提升农民致富技能。

针对青山湖科技城技能型产业工人短缺的现状,新近投入使用临安职教中心将联合政府、企业、高校组建杭州城西科创城新智能制造产业人才学院(简称产业学院)。产业学院将聚焦高端装备核心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医疗器械、“硬科技”等领域,采取“引企入校、行业驻校”等方式,联合百家企业培养千名高素质产业工人,助力城西科创大走廊打造创新策源地,为“新临安人”共富发挥“扩中”“提低”的作用。(记者管光前 陶雅莲)

相关新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