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节后返程老人情绪低落 当心“节后空巢征”

来源:泉州晚报 发布:2022-02-25 15:47:14

过了元宵,新春佳节就正式结束了。节日期间,子女们像燕子归巢一样飞回老人身边,节后又纷纷飞走,留下孤独的老人。这个时候,老年人很多会出现心情沮丧、烦躁失眠等症状,俗称“节后空巢征”。记者日从泉州市第三医院心理科了解到,该院接诊了不少这种病例,有的老人的心理问题已经比较严重。

现象

子女节后返程老人情绪低落

2月6日,吃完午饭,在石狮过完年的小吴就要准备乘坐下午的航班回广州上班。母亲魏阿姨帮着他收拾行李。“回去要照顾好身体,有时间就给我打电话……”她不停地念叨着。下午4时左右,小吴乘车前往机场,魏阿姨一直站在家门口,不断地向孩子挥手告别。她知道,这一别,下次再见面就只能等到国庆节了。

魏阿姨就这一个孩子,由于工作需要,儿子经常出国。年前从西班牙回国后进行了多次隔离,回到家已经腊月廿八了。“春节过得太快了,转眼间,儿子又要去工作了。”魏阿姨说,一年当中最大的愿望就是盼着孩子回家过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

“看着孩子离开,心里肯定会有些失落。”魏阿姨表示,儿子工作忙,一年到头很难相聚。两年前老伴患病离世后,她一个人在家更觉得孤单,有时吃饭没有胃口,偶尔会感到头痛,睡觉也睡不安稳。这次儿子节后回去上班,她好几天都觉着寝食难安。

家住晋江的范阿姨也出现同样的情况。今年57岁的她育有一儿一女,儿子初中毕业后选择参军,女儿去年远嫁山东。今年过年,儿子无法回家,女儿和女婿回家住了几天,又赶回山东工作,现在家里只剩下老两口。范阿姨说,之前过年女儿都在身边,今年初三她才回来,年夜饭吃起来都感觉没味道。看着女儿离开家,范阿姨心里非常不舍,尤其是刚离开那天,“非常不惯,看电视的时候经常看一会儿就发呆,有时候还会莫名其妙生闷气,可能是年纪越大越离不开孩子了。”

李阿伯今年70多岁了,老伴5年前去世,女儿在外地工作,他独自居住。李阿伯有退休金,女儿也经常寄钱给他,吃穿不愁。不过,老人一直觉得生活中好像少了什么,常常对着空荡荡的屋子发呆、叹息。“很想让女儿多陪陪自己,或者多打几个电话聊聊天,但是又怕影响孩子工作。”李阿伯无奈地说。

过年女儿回来,李阿伯心里很开心,但没几天女儿就去上班了,之后的一段时间,他发现自己身上出现了很多以前没有的病症:胸闷、头痛、脚痛等,总感觉浑身不舒服。女儿听说父亲身体不好,急忙请假从外地返回家里,陪他去医院,但是做了各种检查也没查出是什么问题。医生考虑可能是心理因素所致,建议到专科医院就诊。后来经过心理科医生的治疗,李阿伯的身体有了明显的好转。

应对

老人积极调整心态子女要多关爱沟通

记者发现,类似的心理情况常常出现在节后的空巢老人身上。为此,记者采访了泉州市第三医院心理科的心理治疗师。

“我们医院接诊了不少这种病例。就医的老年人已经出现躯体化的症状,心理问题比较严重。”泉州市第三医院心理科主任倪峻华告诉记者,“曾经有名老人辗转多个综合医院就医,各项指标大致正常,但身体一直没有好转。后来通过我们的引导,让其培养一些养花、养草等兴趣爱好,两三周后老人的状态就有了明显的改变。”

之所以会出现节后“空巢综合征”,心理治疗师谢燕燕认为,首先是因为老人会产生一定的分离焦虑。春节时,一家团聚,其乐融融。节后,孩子纷纷离家,老人难免有心理落差。其次,跟老人本身的格和自身心理状态有关,如自卑、缺乏社交技巧等。同样是节后与孩子分离,有的老人表现出“空巢综合征”的症状,而有的则不会。这与生活状态有关,如果老人自己的生活比较丰富多彩,就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谢燕燕建议,老人要积极调整,恢复以往的作息和生活节奏,可根据个人身体实际情况,多培养兴趣爱好,可选择到老年大学、老年活动中心参加感兴趣的活动。这样一方面能够让自己的精神有所寄托,缓解“空巢”带来的孤独与失落,减少老年人心理问题的出现,另一方面还能丰富自己的晚年生活,做到“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作为儿女,要经常与老人通过电话、视频进行沟通,多关注老人的身心健康,让老人时刻感受到关爱,也可以多制造机会让老人与孙子辈的小孩互动。最后,谢燕燕提醒,如果老人感觉不适但经过检查没有明显躯体问题的,应该考虑是否为心理问题,并及时到专业医院就诊。(记者 魏晓芳 郭芳蓉)

相关新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