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海洲:95岁的独董能干点什么?

来源:金融投资网 发布:2025-09-19 19:05:49


(相关资料图)

作为上市公司来说,聘请95岁的老人出任公司的独董,这不仅不是对投资者负责的态度,而且是对老人的不负责,对老人家庭的不负责,更是对独立董事制度的一种亵渎,这不明摆着是把独董当成一种摆设了吗?

随着2024年年报及2025年半年报披露完毕,上市公司2024年度的相关资料也陆陆续续地被整理出来。最近,笔者就看到某网站平台推出的《2024年度A股独董数据报告》,该报告对于投资者乃至管理层全面了解独立董事的现状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投资者非常关注的独立董事的年龄结构问题,上述独董数据报告显示,在A股上万名独董中,年龄最小的只有30岁,而年龄最大的则达到了95岁。年龄在60岁至69岁之间的独董超过3500人,65岁以上的超过2000人,超过80岁的有23人。有的上市公司聘请两名80岁以上的独董,同时还有多位年龄在80岁以上的独董在两家甚至三家上市公司出任独董一职。其中,一人多职的独董中年龄最大者达到了87岁。

如此高龄的独董,年龄甚至达到了95岁,这样的独董能干点什么?他们还能履行独董的职能吗?相信答案是不言而喻的。毕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活到95岁都是奢望。而能够活到95岁的人,是极少数长寿之人。而即便是长寿之人,到了95岁高龄,生活能够自理,那就要谢天谢地了。到了这个年纪的老人,又如何能履行独董的职能呢?作为上市公司来说,聘请95岁的老人出任公司的独董,这不仅不是对投资者负责的态度,而且是对老人的不负责,对老人家庭的不负责,更是对独立董事制度的一种亵渎,这不明摆着是把独董当成一种摆设了吗?

不仅如此,对于高龄的老人与这些老人的家人来说,其实也应该拒绝这些高龄的老人出任独董一职。毕竟如今的独董已不再是“花瓶”。独立董事需要担责,一旦上市公司出现问题,要追究独董的责任,没有履行独董职责的独立董事就会为此付出代价。虽然有的公司给予独董的薪酬较高,但一旦被追责,往往会“赔了夫人又折兵”。比如,2024年12月,河北证监局对一家公司的独董处罚50万元,而2022年到2024年,这位独董的收入累计只有19.33万元。这意味着该独董近3年下来还要倒赔30万元。好在这位独董没有涉及投资者赔偿问题,一旦被投资者索赔,这位独董恐怕要倾家荡产了。

可以说,目前独董已经不再是从前的“花瓶”了,独董需要承担责任,甚至还有可能被投资者索赔,因此,独董也是一份需要承担较大风险的职业。作为老人来说,实际上已经没有必要再来承担这份风险了,而且不少老人也没有能力来承担这份风险。所以,对于一些高龄的老人来说,需要远离这份充满风险的职业,学会自爱,同时也要学会自我保护。这其实也是对自己、对家庭负责的一种表现。

当然,对于老人担任上市公司独董一事,更需要监管部门从制度层面加以完善,拒绝高龄老人担任上市公司独董之职,让95岁的独董成为A股市场的历史。这既是确保独董制度能够切实执行的需要,同时也是对高龄老人的一种保护。为此,有必要从制度层面做到这样几点。

一是对于年满65岁的独董,限制其出任上市公司独董的数量,规定其最多只能出任两家公司的独董之职,并且其中一家必须是独董本人所在城市的上市公司。

二是对于年满70岁的独董,规定只能出任一家上市公司独董,并且该上市公司还必须是独董本人所在城市的公司,避免70岁的独董还要在全国各地奔波。

三是对于年满75岁的老人,不得继续在上市公司担任独董一职。这个年龄的老人当以安享晚年为主,没有必要再为上市公司的事情分心,甚至还要为此承担法律责任,甚至还要赔偿投资者。这也是对老人负责、对上市公司负责、对投资者负责的一种表现。

关键词: 投资资讯
相关新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