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丝带”建设不断刷新“冬奥速度”

来源:杭州日报 发布:2022-01-20 15:53:16

举世瞩目的北京冬奥会即将开幕,作为唯一新建冰上竞赛场馆——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为世界贡献了由中国设计、中国技术、中国材料、中国制造组成的奥运场馆建设“中国方案”。其中,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罗尧治教授团队和邓华、袁行飞教授团队为“冰丝带”的建设施工与运维保障提供了重要的科技力量。

“冰丝带”的屋面体系,采用了双曲面马鞍形单层索网结构,远看就像是一张由钢索编织而成的大网,“扣”在速滑馆上方形成的屋顶。相较于传统的刚屋面结构体系,柔的索网屋面在满足结构功能的前提下大大减小了用钢量。这样精巧的空间设计为节能环保提供了保障,但也造成了施工难度的加大,加上工期紧,项目参与各方都悬着一颗心。

从2018年9月到2020年12月,罗尧治团队始终坚守一线,精益求精地开展数据处理,时刻关注着穿针引线、织开大网的各个节点。对于浙大的无线传感监测系统,施工方感到尤为满意:“无线传感器就像一双双眼睛,紧紧‘盯’着工程的建设全过程,为现场决策指挥和安全施工提供了重要依据。”

不仅在建设时发挥作用,无线传感监测系统还是“健康医生”,为建成后的“冰丝带”测量“脉搏”与“心跳”。“拿到数据、传输数据、处理数据,是我们开展监测分析的全过程。”罗尧治教授团队成员、许贤教授说,团队对速滑馆的应力、位移、加速度、温度、风压、索力等六大类参数进行监测,测试点数达千余个,数量之多创下了单一建筑结构之最。

监测大数据是如何助力决策的呢?走进位于紫金港校区的空间结构健康监测台,记者看到,这里汇集着来自各地的监测数据,也实时处理着来自“冰丝带”的数据。作为多学科融合的云端数据库,浙大团队采用的是统一的数据标准、统一的数据系统,这种数据融合便于更好地开展建筑物结构分析。

在“冰丝带”建设期间,浙大的另一拨人马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解决屋盖的建设难题,邓华、袁行飞教授团队通过12∶1的缩尺模型,开展了国家速滑馆大跨度索网屋盖结构建造关键技术及模型试验研究。

缩尺模型试验从2018年6月初开始持续到8月底,其间董石麟院士也多次前往试验现场指导。一整个暑期的加班加点没有白费,最终,“冰丝带”模型在浙大诞生,此后,各项试验测试和数据分析工作有序开展。基于大量数据,团队给出了许多系统方案和建议,为“冰丝带”的高精度建造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这些高效、智能的新技术、新工艺,是“冰丝带”建设不断刷新“冬奥速度”的关键。而这背后,闪耀着浙大团队的科技智慧。(通讯员 柯溢能 吴雅兰 见记者 王泽英)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