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纸化测评:培养国际小公民 有目标重过程

来源:杭州日报 发布:2022-01-20 15:55:51

“双减”后的首个期末考试,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杭州小学一二年级早已实行无纸化测评,一般以游园闯关的方式在一天内结束。这学期期末期间,杭州市钱学森学校的孩子连续一周不上课,每天不用带书包,在学亚运知识、体验各类运动项目、甚至还跨出校门,到专门的场馆学消防知识和急救技能。

传统的低段无纸化测评从一天升级到了一周,从简单的游园闯关升级到了体验和实践。学校校长唐彩斌介绍,这些是学校为一年级学生定制的活动,也是“双减”后对期末学评综合实践的创新尝试。

无纸化测评如何升级?

结合社会热点 有体验重实践

杭州2022年亚运会的脚步越来越,每位市民都在做出自己的努力,作为小学生能做些什么呢?钱学森学校一年级6个班的孩子趁着期末来了一场预演。

“Welcome to Hangzhou”“heart to heart,@future(心心相融,@未来)”,刚学英语不久的一年级学生朱昕琳正模拟着如何欢迎各国运动员的到来。简单几句话,练了很多遍,但热情依旧不减。刚学了手语的一年级学生邵宣博、王彦霖则用几个手势表达了“亚运会的吉祥物是宸宸、琮琮、莲莲”“亚运会的口号是‘心心相融,爱达未来’”。手语老师Shirley说,通过这个体验活动,希望孩子们能更多地关注身边的残疾人士,给他们力所能及的关爱。

金牌数是体育赛事的一大看点,数学老师结合一年级的统计知识,教孩子们用条形统计图展示中国金牌数量的变化。“哇,我们国家真厉害!”一格代表十块金牌,一位女生边画格子边感慨。

学校体育馆里,伴随着“啪啪”声,彩带在孩子们手中挥出了漂亮的图案,一队男生正在跟着教练学健美操和艺术体操,这些女生擅长的项目,他们跳起来也活力四射。另一个区域,有学生跟着专业教练体验击剑。一天时间,学校邀请流动少年宫走进学校,12位教练开设了跆拳道、高尔夫、竞技叠杯、击剑、花样跳绳等12项体育项目,让学生体验运动的魅力。

评价如何紧跟其上?

培养国际小公民 有目标重过程

“要培养孩子们的国际视野,更要发展他们的核心素养。”唐彩斌说,在设计这些活动时,学校结合育人目标,让学生们在活动中成长,成为具有“世界眼、中国心”的国际小公民。

在“森森迎亚运,伢儿献爱心”活动中,同学们纷纷从家里带来二手物品参与义卖。“收你20元,找你17元。”20以内的加减法是一年级计算的基础,一位小朋友轻松地将自己的一块橡皮卖出,在手账卡上记录了一笔。记者看到,手账卡除了记账,还承担着评价的功能。数学老师会在卡片的“参与度”和“正确度”两个选项上打星,评价者除了数学老师,还有家长志愿者和其他学科的老师。

在一周的实践中,学生们还花了一天时间走出校园,到专业场馆学逃生和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活动中增设小组长角色,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体验和实践过程有学有玩,学生们收获不小。在学校看来,评价也必须跟上。现场,结合学生的动手能力、行为惯以及品德三方面的表现,老师充当观察员对学生展开评价。“动手能力主要体现在净水器的制作上;行为惯的考评很细,例如有没有文明排队、有没有大声喧哗以及独自行动等;品德就是看到垃圾有没有捡起来、东西倒了有没有扶起来。三星为优秀、两星是良好、一星是及格。”

“实践下来,学生家长反应都不错,从学校的角度来说,这种形式淡化了传统意义上的学科学痕迹,让学内容和评价方式更灵活,接下去我们还将继续做尝试。”唐彩斌补充。过两天返校时,每位学生会拿到一张雷达图,能清晰地看到各学科素养的评价以及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实践创新等跨学科素养的评价。(记者 胡鸿 通讯员 孔慰)

相关新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