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边看边买”消费方式行情火爆 业内人士提醒:不要被“高转化率”迷惑

来源:台州商报 发布:2021-05-18 10:35:01

不久前,淘宝直播发布了一个成绩单:自去年3月推出淘宝直播以来,在一年65万场的淘宝直播中,保持了50%以上的转化率(即在直播中直接访问直播商品)。

网红经济、粉丝经济的兴起,再加上直播本身具有很好直观和交互体验,对于很多商家来说,已经成为目前一个重要的吸引流量的方式之一。

不过,看上去“高效”数据的背后,也有业内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看热闹的人多并不意味着最后成交的转化率就高。

直播提供“边看边买”的消费方式

以“直播”两个字“上头条”的频率来看,就知道现在这个行业究竟有多火爆了。

台州的农产品都搭乘了好几次“顺风车”。去年,三门网络青蟹节就引入了最火热的网红直播模式,首次通过举行“五大网红带你游三门品青蟹”的大型网络直播活动,全方面地展现了三门青蟹从养殖到餐桌的全过程。仙居杨梅更是采取过24小时不间断直播杨梅生长过程的方式,就为了让消费者吃到实实在在、品质过硬的杨梅。

“直播提供了一种‘边看边买’的消费方式,再加上网红吸引眼球,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吸引流量。还可以通过发弹幕等和主播交流,给他们一种和好友一起逛街的感觉,对于90后来说,这种购物方式很容易被接受。”台州知名电商人千里鹿说。

“边看边买”的方式也很容易让人“头脑发热”下单。陈洁就是一个直播购物爱好者:“最近特别火的一款防晒霜,本来还在纠结要不要买,看主播使用后一下子就决定‘拔草’下单了。”

除了购物方式新颖外,吸引的大流量让它在为品牌实现营销、提升销量和转化率方面表现不俗。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三门网络青蟹节当天观看直播的观众大概有5万左右。活动期间实现三门青蟹等海产品销售超1万单。

“直播已经成为当前商家们一个重要的流量入口,也给很多商品提供了新的推广销售方式。”千里鹿说。

不是“万灵丹”,不要被“高转化率”迷惑

直播带来的流量是挺高的,上万的点击对于一场直播来说太正常了,但是这个50%的转化率是指访问量,并不是成交量,不要被这个数据给“骗”了。

“如果从最后的成交来看,去年淘宝直播真正下单的转化率其实并不高,不过随着市场的成熟,已经有所提高。”千里鹿说。

在他看来,要想成为真正直播中的“爆款”,还是要根据实际的产品而言。

“比如,不同的行业直播的转化率就有很大差异。很少有人会因为看了一场直播就去买工业产品,而衣服、消费品、化妆品可能会因为网红的推荐、试用而让消费者产生冲动性的购买。”

“另外,单价太高的东西,也不容易通过直播的方式销售。天猫店做直播肯定比普通C店做直播要有效,品牌的知名度不同。”千里鹿说。

他觉得有两种情况下比较适合选择直播:

一是新品推广或者是新店铺展示,直播在博点击量方面效果还是惊人的。

二是品类是食品、美妆等刚需类产品,吃穿用品在直播中是最容易吸引人下单的,消费者可以看到网红亲身体验,产品效果比较有说服力。

行业不规范是一颗“定时炸弹”

千里鹿认为,在行业欣欣向荣的背后,直播还存在很多不规范的现象,这对于行业来说就像一个潜在的“定时炸弹”。

“网红主要为了吸引流量,未必会顾及商家的利益,有一些会用低俗的内容来博人眼球。这也导致现在直播面临较大的争议,行业需要尽快出台标准进行规范。”

“不过,现在水越浑也代表机会越大,谁能够树立真正的行业标杆,谁就有可能成为真正的赢家。”

吸引了大流量,后续服务要跟上

对于小商家来说,直播未必是一块“好啃的骨头”。

“一般直播平台对主播还是有一定的条件限制,因为像淘宝直播,它对每个月的直播数量有一定的要求,感觉像上班‘打卡’一样,这对于像我这样的普通商家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去年参加过三门青蟹节的李欠华说。

另外,因为李欠华主要以三门生鲜为主,产品相对单一、固定,他觉得如果每天卖的东西都一样,还得变着花样来做直播,展现的内容很有限,感觉会很枯燥,怕消费者会出现审美疲劳。

此外,如果是找网红直播的话,一场佣金、平台费用等算下来,成本也要万把块,对于小商家也是不小的压力。

“平时我更愿意选用短视频的方式来宣传自己的产品,门槛相对来说比较低。现在还出现了另外一种方式,就是商家自己不直接直播,交给专业的平台和机构去直播,然后共同享受利润。”李欠华说。

此外,前端的引流很重要,但是后续的服务也同样重要。一下子巨大流量的引入,对于商家的后续服务、接单能力也是一大考验。

“一下子面临巨大的流量,如果没有客服团队去落实订单,给消费者提供好的消费体验,最终这个也仅仅是一时的‘热闹’而已。”千里鹿说。

他觉得,商家在对直播、短视频等新兴方式还不是很有把握的情况下,不要一头脑热地去进入,原先的关键词、直通车等吸引流量的方式可能会更有效,面对消费者的需求要学会投其所好。(商报记者朱玲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