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内容良莠不齐 如何保护未成年人的网络世界不被污染?

来源:钱江晚报 发布:2021-06-04 16:08:10

6月1日,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实施。值此之际,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网络表演(直播)分会发起“关爱成长呵护未来网络表演(直播)行业保护未成年人行动倡议”,其倡议内容包括:不为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直播服务,升级优化“青少年模式”;为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直播服务,增设前置条件;建立安全可信的大额提醒、身份验证等防止未成年人冒用成年人账号充值打赏的技术隔离墙。

呵护未成年人,离不开法治。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开启了升级版青少年保护模式,廓清了直播平台、视频平台与社交平台等娱乐性质平台需要对未成年人履行的保护义务。要将新法的精神落到实处,就要构建常态化、制度化机制,要进一步细化家长监护责任、平台监管审核义务,具体处罚措施也要清晰明了。

快速发展的视频平台,为未成年人提供了新的视角。然而,直播内容良莠不齐,出现了一些违背伦理道德甚至法律精神的未成年人直播,如低龄恋爱、怀孕与生子等内容,参与人数之多,主播年龄之低,超越常人想象。而未成年人主播和未成年人观众,心智都还未成熟,是非辨别和抗干扰能力比较差,易受不良信息蛊惑。为此,相关监管部门要行动起来,用好执法之斧,对平台运营形成常态化监管,及时查处违规违纪的从业平台及其工作人员。

在直播行业中为未成年人撑起一片蓝天,需要法治与科技一同助力。相较于法治的事后救济,科技手段能够防患于未然,比如,推出防沉迷提醒、中止系统,可为未成年人权益设置技术防护墙;在注册、打赏等环节植入人脸甄别要求,未成年人就无法用家长手机使用某些功能;对视频直播进行类型化、分级别管理,可廓清未成年人观看内容的边界。

净化直播行业,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每个社会成员都应担起责任。相关监管部门要推进协同治理,形成网络空间常态化的治理生态。平台企业要不断升级技术防护墙,让不健康的直播内容远离未成年人。家长要对孩子多些陪伴与关爱,不应放任与脱管,引导孩子从现实生活中寻找快乐。网络主播要努力净化内容,传播更多的正能量。每个人都要做监督者,发现不良情况应及时举报。

只要全社会形成合力,就能确保直播行业中的未成年人世界呈现碧海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