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谊众上市首年研发投入锐减 唯一商业化产品全年产销率不足30%|和讯曝财报

来源:和讯股票权婷 发布:2022-04-12 22:23:28

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陆续披露2021年年报。2021年,是大部分创新药企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的一年。较2020年,君实生物、贝达药业(300558)、前沿生物等创新药企研发投入均保持同比增长。

不过,也有部分企业在2021年减少了研发投入,上海谊众就是其中之一。而这也引起投资者质疑,本就不多的研发投入还进一步缩减,能否支撑在研产品的研发?

研发投入大减26.01% 研发团队减员7人

上海谊众于去年8月登陆科创板,2021年报是其上市后的第一份年报。因其首个商业化产品于2021年10月26日获批上市,上海谊众在2021年实现营收“0”的突破,收入407.75万元。净利润仍然亏损,不过较2020年亏损有所收窄。

从业绩方面看,上海谊众交出的这份成绩单似乎不错。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实现营收,但2021年也是上海谊众研发投入首次同比减少的一年。

年报显示,2021年,上海谊众合计研发投入1323.93万元,较上年度1789.31万元减少26.01%,合计研发投入中均为费用化研发投入。

对于研发投入减少的原因,上海谊众并未在年报予以说明。截至发稿,上海谊众也并未对该问题作出回应。

笔者发现,在研发团队规模上,上海谊众也减少了7人。2020年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35人,至2021年,研发人员仅28人。研发人员占公司总人数比例也由44.3%降至22.95%。上海谊众解释,研发人员占比下降主要为公司总人数增多,及部分研发人员转生产岗所致。

招股书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上海谊众员工共计79人,其中管理及行政人员17人,研发人员35人,生产人员17人,其他人员10人。


数据来源上海谊众的招股书注册稿

2021年末,上海谊众员工增加至122人,其中生产人员增加至29人,销售人员22人,技术人员13人,行政人员23人,研究人员28人。经比较,除研发团队外,销售、生产等团队人员均有补充。

这也不得不让人产生担忧,作为一家创新药企,在同行均在加大研发投入、扩充团队时,上市首年便缩减研发投入,研发人员减少20%,上海谊众的研发工作如何确保?

不过,截至发稿,上海谊众并未对上述疑问作出答复。

商业化或遇阻 2021年产销率不足30%

截至目前,上海谊众唯一一款商业化产品为“注射用紫杉醇聚合物胶束”,于2021年10月26日获批上市,11月19日正式开展商业化生产和相关营销工作。报告期内,上海谊众通过自营模式开展商业化运营,实现产品收入407.75万元。

尽管首年销售取得收入,但约400万元的销售额却实在“不够看”。多名投资者在互动平台上提问,对上海谊众销售不佳、产能过剩等问题极为关注。


从生产量、销售量看,上海谊众似乎确实存在销售不佳的问题。2021年,注射用紫杉醇聚合物胶束生产量为9810支,销售量仅2880支,产销率(以销售量/生产量得出)仅29.36%,超7成产品积压。


源自上海谊众2021年年报

业内人士表示,国内创新药企的竞争已经从以前的“拼研发”发展到“拼商业化”,如果已上市产品商业化不顺利,势必会影响企业的营收和现金流情况。

上海谊众在年报中坦诚,尽管公司的紫杉醇聚合物胶束较其他已上市的紫杉醇剂型具备显著的临床优势,但“仍然面临着因商业化计划未能达到预期,可能对公司经营业绩及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或许是22人的销售团队无法完全支撑产品的商业化运作,上海谊众积极拓展销售渠道,与上药云健康益药药房、江苏德轩堂、鹭燕医药(002788)等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

今年2月14日,上海谊众还与百洋医药签订市场推广服务协议,将上海谊众自营以外指定区域的产品推广交给百洋医药负责。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尽管紫杉醇聚合物胶束进入了商业化阶段,但同时也面临着纳入医保降价的可能。

此外,截至2021年底,上海谊众共计3个在研项目,其中2个为紫杉醇相关适应症,另有一项目为卡巴他赛胶束,仍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这也某种程度上加剧了上海谊众产品单一化的风险。


相关新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