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在田间地头举办活动就要注意与田间地头的协调性

来源:杭州日报 发布:2022-09-05 08:21:59
近日,在贵阳举行的一场科研活动引起极大争议,争议的焦点是专家们踩着“地毯”进行“玉米田间交流”。

争议是从“质疑”开始的,质疑专家们不接地气,质疑主办方搞形式主义,但随着更多真相进一步呈现,为“铺地毯”辩护的声音也多了起来,反对不加分析对专家进行“道德绑架”——说是“地毯”,其实只是廉价的土工布;铺土工布,仅仅是从安全、便利着眼,与“高规格接待”并无关系;至于“砍掉玉米当成过道”的事,更是纯属猜测。这件事也为新闻媒体提了个醒,不能一味“抢发”,新闻的真实性永远是第一位的。

但主办方的做法也并不是全无可议之处。2020年9月,在河南省鹤壁市举行的一场玉米新品种观摩会,因为在田间铺红地毯而引起广泛质疑。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本次活动的主办方理当更加谨慎,避免重蹈覆辙。不铺地毯而换成土工布,也许正是吸取鹤壁地毯事件的前车之鉴,但终究百密一疏,“看上去像地毯”依然会导致相当大的负面影响。而且负面影响一旦形成,即便最终“反转”,负面影响也很难完全消除。

科研活动也要注意“讲政治”,尤其在“有图未必有真相”的互联网时代。被误解被曲解,不能把责任全推到“不明真相的群众”身上,而应该反求诸己,究竟是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是思虑不周?主动说明不够?回应不够快不够清楚?像玉米田间交流不铺地毯改铺土工布,完全可以作为亮点提前向公众说明,结果也一定会完全改观。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在田间地头举办活动,就要注意与田间地头的协调性。有一个例子值得一举,2013年发生在浙江余姚,“某镇领导下乡视察水灾,因穿高档鞋子,由年近六旬的村书记将其背进灾民家里。”并且有图为证。事后证实“高档鞋子”实为布鞋,“背”只是该领导与村书记之间的一个玩笑,该领导也是连日奋战在抗灾一线。但他还是受了处分,因为他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穿错了鞋子。穿错了鞋子看似事小,其实事关党员干部在群众眼里、心里的形象;诚如当时余姚市有关负责人所说:“问题的关键不是网帖的对错或是否准确,而是照片确实反映出一些问题。一个干部在工作时间被另一人背着,这就是图片中最重要的信息。”

科研活动也要注意“讲政治”,因为多数民众特别“讲政治”。具体到前后两次“铺地毯”事件来说,网友的质疑声中其实包含着对于科技界的殷切望待,期待专家们更接地气,放下架子、走向群众,像袁隆平先生一样深入田间地头,一身汗水一腿泥。(评论员翟春阳)

相关新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