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高新区(滨江)GDP增速达6.4% 实现了高密度高基数下的快增长

来源:杭州日报 发布:2022-06-22 08:12:45
飞赴广州,见客户、谈项目,张海杨这两天马不停蹄。“企业要生存,就要不停奋斗。”经历了“N”次转型,张海杨带领的杭州联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从一个只有两个人的大学生创业团队,发展成为一家拥有约180人的瞪羚企业,年营收规模3亿-4亿元。

联海网络发展壮大的背后,折射出的是高新区(滨江)做大“蛋糕”的梦想,在这片创新创业热土上书写着奋斗故事和创业传奇正串联起高质量发展的上扬曲线——自2017年高新区(滨江)GDP首次破千亿元后,高新区(滨江)仅用4年时间,实现了GDP翻一番的历史性跨越,跻身“两千亿区”,以人均GDP超过39万元、每平方公里诞生近一家上市公司的硬核实力,创富力领跑全省。

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作为全国高新区“五强”之一,杭州高新区(滨江)正不断夯实经济“基本盘”,破题“扩中”“提低”,全力构建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形社会结构。

做大“蛋糕”

夯实“扩中”“提低”基本盘

在莱和生物的生产车间,产业工人们在智能生产线上忙个不停。他们生产的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远销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一季度,该试剂外销数量将近2亿人份,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607%。

疫情之下,莱和生物抓住产业风口,成为高新区(滨江)经济发展的一抹亮色。

今年一季度,高新区(滨江)GDP增速达6.4%,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11.2%,其中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7%、9.9%和12.2%,实现了高密度、高基数下的快增长。

企业是做大“蛋糕”的重要参与者,截至今年5月,高新区(滨江)累计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928家,培育上市公司64家,数量均居全省第一,形成了“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有水大河满”的生动发展局面。

2017年,高新区(滨江)拥有48915个市场主体,去年,这一数值增至82056家,市场主体活力迸发;而从上市公司维度来看,2017年至今,高新区(滨江)新增上市公司27家,以2020年为例,该区上市公司贡献全区60%的营业收入和50%的税收收入,成为一支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以不到全省0.1%的面积,贡献了全省2.7%的地区生产总值,人均GDP数值约为全国人均GDP的5倍……经济高质量的发展,也让该区居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据统计,从2017年至2021年,该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城镇非私营)从12.7万元跃升至20.9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从5.7万元增至7.6万元。

做强生态

为“人人精彩”提供舞台

应接不暇的促消费活动,让数字人民币渐入大众视野。而联海科技就是国内最早参与数字人民币推广的“推手”之一。服务于银行等金融机构,并为其提供线上化经营解决方案是联海科技专注的赛道,而谁能想到,这家快速发展的高新企业,源自一名大学生的创业梦想。

张海杨在大学主修设计,敢想敢拼的几个年轻人在2015年扎根滨江,“初创时,我们就拿到了滨江大学生创业金,10万元的金额现在看来并不多,却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张海杨说,从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到申报成为瞪羚企业,滨江的政策支持和高效服务陪伴企业一路成长。

正值毕业季,张海杨计划再招20名应届毕业生。随着公司发展,公司不断扩容,员工变多的同时收入也在增加,“我们大致算了算,员工平均月收入14000元。”

扶持一个“梦想”,带动一群人就业,截至2021年底,高新区(滨江)累计成立大学生创业企业5208家,带动就业人数约1.7万人。在5050计划、5151协同机制基础上,该区还与高校合作,设立“5050创业金”,为在校学生团队提供创业扶持。

滨江为“人人精彩”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2020年8月,陈明光从300多名选手中脱颖而出,夺得杭州市智能楼宇管理师区域性职业技能竞赛第一名,荣获杭州市技术能手。2021年以陈明光为领衔人的区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进一步在技术攻关、技术创新、技术交流和传授技艺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去年滨江新增高技能人才2781人,高技能人才队伍正不断地壮大。

做优品质

实施“六大行动”

前不久,在高新区(滨江)共富大会上,该区提出将实施“扩中”“提低”六大行动,通过以就业保障进一步完善扩大就业总量、以双创生态的进一步优化提升就业质量等6个实施路径,力争到2025年,实现滨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万元,与人均生产总值之比持续提高;家庭可支配收入10万-50万元群体比例达到86%,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提高低收入人群收入,还要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进一步减轻家庭负担,如今,全省首创的产业园区嵌入式幼儿园在滨江“多点开花”,进一步缓解员工子女就近入学难,“人才房三年倍增计划”的实施,已经让高新区(滨江)成为全市人才房供应量最大的城区……接下来,该区还将继续在教育、生育、住房、就医、养老等方面进行探索。围绕“一老一小”,该区到2025年,将建成6个以上“杭州市老年友好社区”,培育10家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力争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5个,实现15%的幼儿园开办2-3岁托班。

可以预见,企业和全民为美好生活的不懈奋斗,滨江为提高收入、减轻负担和提升品质的种种探索,成色更足的“金橄榄”型的高新区(滨江)正款款走来……(记者 孟娇滨江微融圈 宋桔丽 钭舟凌 肖鳕桐)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