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绿色金融十件大事

来源:和讯银行 发布:2022-01-04 17:52:47


引言:2021年被称为“碳中和元年”,这一年,“双碳”目标引领绿色金融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弦音已定,政策支持力度前所未有,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酝酿已久的碳市场靴子落地,企业减排意识不断提升。时值年末,特此梳理2021年绿色金融领域十件大事,以此记录一路走来的绿色足迹。

1.绿色信贷规模世界第一

当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金融市场之一,目前中国的绿色信贷规模在全球排名第一。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中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已达14.78 万亿元,同比增长 27.9%,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6.5个百分点。绿色信贷资产质量整体良好。此外,绿色债券市场稳定发展,余额规模也已超过1万亿,且尚无违约案例。未来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债券、碳交易市场都将迎来巨大发展契机。

绿色金融业务的加速增长明显得益于各市场主体落实“双碳”战略意识的提升。在碳中和背景下,实体经济对绿色金融的需求将大大提升,政府和监管部门也将密集出台支持“双碳”目标的政策、标准和激励措施。因此,各金融机构应该充分把握这个历史性机遇,同时防范由于低碳转型可能带来的金融风险。金融机构不应将绿色金融仅仅理解为一个业务板块和绿金部门的事情,而应该将绿色发展理念纳入整个机构的治理结构、战略目标、政策、流程、风控、产品创新和人力资源发展的全部过程。

——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

2.绿色债券标准重获统一

4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改委、证监会三部门联合发布新版《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对国内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的范围进行了统一和扩充,其中增加了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的绿色项目,另一大突破是在支持范围中剔除了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利用项目,实现与国际主流标准的接轨,这被认为是一项“了不起的进步”。今年以来,绿色债券发行持续升温,交易商协会推出多个绿色债券创新品种,碳中和债、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等相继发行落地,更好满足传统行业转型或新能源等其他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资金需求。

制定并发布新版的绿色债券目录,是贯彻落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对于进一步规范国内绿色债券市场,引导更多资金支持绿色产业和绿色项目、实现国内绿色债券支持范围与国际市场相关标准趋同亦将提供重要保障。新版绿色债券目录的发布实施,对于相关市场主体发行、投资绿色债券等业务将提供更大的便利。

——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

3.新版绿色金融评价方案施行

央行自7月1日起施行《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评价范围增量扩面,除了绿色信贷,还正式将绿色债券纳入评价范围,评价结果纳入央行金融机构评级等政策和审慎管理工具,《评价方案》顺应了多元化的绿色金融产品市场发展趋势,有助于激励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增加对绿色债券投资,为绿色债券市场带来增量资金,促进国内债券市场扩容发展。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完善的绿色金融评价体系,将推动金融机构更好地发展绿色金融,助力国家绿色发展目标尽早实现。

《评价方案》对银行业绿色金融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绿色贷款升级为绿色金融,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意味着银行业绿色金融要从追求量的发展到注重质的提升。银行业要从明确绿色金融发展战略和规划、健全绿色金融公司治理机制、丰富绿色金融产品、防范绿色金融市场风险、强化环境信息披露等方面发力,全面提升绿色金融绩效。

——中国银行研究院

4.全国碳市场靴子落地

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建设全国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也是推动实现碳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的重要政策工具。碳市场也能推动金融机构广泛开展碳金融产品创新,不断推出各项碳排放权配额抵质押融资工具,加强金融市场与碳市场之间的联动,提高金融业务创新对碳定价的推动作用。

全国碳市场于今年7月16日启动上线交易以来,整体运行平稳,企业减排意识不断提升,市场活跃度稳步提高。总体来看,全国碳市场作为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重要政策工具的作用得以初步显现。下一步要在发电行业碳市场运行良好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全国碳市场覆盖的行业范围,通过碳市场等重要政策工具和手段,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

——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

5.环境信息披露标准出台

7月22日,央行正式发布《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金融行业标准,旨在规范金融机构环境信披工作,引导金融资源更加精准向绿色、低碳领域配置,助力金融机构和利益相关方识别、量化、管理环境相关金融风险。目前,六省(九地)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已先行试用,部分试验区已经实现了辖内金融机构环境信息全披露。不单是金融机构,企业环境信披意识正在加强,12月11日,生态环境部印发了《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办法》,强制五大类企业披露环境信息,这是企业走向碳中和的关键一步。

环境和气候信息披露是非常基础的工作,及时有效披露金融机构环境和气候信息,有利于贷款企业更加重视绿色金融发展,也有利于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向绿色领域。另外,高质量的环境和气候信息披露,是金融机构做好环境压力测试和风险评估的基础,也是中央银行和金融监管部门进行相应的风险管理、审慎管理的依据。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

6.两项专项支持工具宣布推出

11月8日,央行宣布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发放对象暂定为全国性金融机构,采取“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以减少碳排放为导向,重点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和碳减排技术三大领域。一周后,国常会提出在前期设立碳减排金融支持工具的基础上,再设立2000亿元支持煤炭清洁利用专项再贷款,形成政策规模,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两项工具由金融机构自主决策、自担风险,人民银行对符合条件的贷款按一定比例给予低成本资金。人民银行将要求金融机构公开披露发放碳减排贷款的情况以及贷款带动的碳减排数量等信息,并由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核实验证,接受社会公众监督。预计今年年底之前将向金融机构发放第一批资金。两项工具政策的推出,要更加重视发挥市场作用,鼓励社会资金更多投向绿色低碳领域,助力科学有序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

7.气候投融资试点正式开启

应对气候变化刻不容缓,气候投融资尚存在较大资金缺口。12月24日,生态环境部、发改委等9部门发布《关于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的通知》与《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方案》,明确了气候投融资的定义、支持范围、试点工作目标、重点任务以及试点申报要求,正式开启了我国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

气候投融资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驱动力,而碳达峰、碳中和方案所确定的重要发展方向和领域也是气候投融资的发展机遇和实施路线图。气候友好型项目要从经济可行、风险可控、技术创新、气候效益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即寻找具有投资价值的气候友好型项目。有必要在企业项目与投资者之间建立产融对接机制,共同培育具有明显气候和社会效益的优质项目。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气候投融资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孙轶頲

8.绿金试验区扩容在即

目前我国共设立了六省(区)九地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2021年,各试验区继续积极探索创新,总结出一系列可复制的实践经验,例如湖州市10月通过了《湖州市绿色金融促进条例》,这是试验区首部以立法形式确立的绿色金融促进条例。北京和重庆有望成为新一批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北京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将落地通州副中心,定位为构建绿色金融国际中心。重庆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定位为全中国首个省级(直辖市)碳中和经济体,辖内银行机构已实现气候与环境信息披露全覆盖。

我国是全球唯一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有针对性地探索绿色金融改革道路的国家。试验区已成为绿色金融“中国经验”的一张名片。2017年6月以来,六省(自治区)九地试验区深入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自律机制作用,积极开展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实践,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转型功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桂平

9.国际合作再进一步

2021年,中资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国际倡议,中国银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等12家银行签署联合国负责任银行原则(PRB),PRB签署银行增至16家。重庆银行、福建海峡银行、威海市商业银行宣布采纳赤道原则,赤道银行增至7家。还有70多家中资机构签署了负责任投资原则(PRI)、4家中资金融机构签署了可持续蓝色经济金融原则。10月,36家中资银行业金融机构、24家外资银行及国际组织共同发表《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共同宣示》,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支持力度。

我国绿色金融还需积极提升其全球化水平,例如绿色债券和绿色标准的国际化带动绿色资金的国际流动,不断打通各个区域绿色金融市场并扩展国际范围,同时应加快把上海和香港建设为国际化的绿色金融中心,形成绿色金融的国际重要枢纽,加强与伦敦、纽约等金融市场的绿色互通,并通过绿色金融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化地位。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

10.碳中和路线图日渐清晰

如期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发挥好绿色金融的作用。目前,多家金融机构已从不同维度制定了碳中和路线图。例如国家开发银行计划到2030年绿色贷款占比达到30%左右,实现集团投融资与自身运营碳排放“双达峰”,2060年前“双中和”;中国银行计划在“十四五”期间对绿色产业提供不少于一万亿元的资金支持;华夏银行(600015)计划在2025年之前实现自身碳中和...

未来 30 年,以碳中和为目标的政策措施会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提升绿色金融的发展潜力,从而为金融机构带来巨大机遇。各类金融机构和市场参与主体应该从完善治理机制、明确绿色发展目标、强化环境信息披露、提升产品创新能力等方面入手,充分把握碳中和所带来的巨大商业机遇。

——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课题组

相关新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