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到来,幼儿园、中小学纷纷放假,为照顾孩子,广大银发族再次“上岗”。暑假假期长,老人们既要负责孙辈的一日三餐,还要“陪读”辅导班,忙碌程度远超平时。当然,也有部分家长为给老人减负,将孩子送到托管班。针对暑期老人带娃现象,记者展开了调查走访。
老人带娃,暑假难熬
寒暑假孩子由老人带,是如今很多家庭的常态。家住河西区的陈世明和老伴儿有一个上初一的孙女,从幼儿园起寒暑假都是他们看孩子。“小时候还没那么多课,从四年级开始,儿媳就给孩子报了各种班,有兴趣班还有培训班。”已70岁的陈大爷告诉记者,为了增加孩子学习时间,减少玩手机时间,儿子儿媳还为孩子制定了一张暑期课表,上下午都有学习安排,这让自己和老伴儿都有些“暑假焦虑”。“孩子挺听话,但我们有点受不了了,接送、做饭忙得团团转。身体也不如以前了,我骨质疏松,老伴儿有胃病,平时每周都要去一次医院,可到了寒暑假,都没时间去医院了。”
假期带娃,老人还担着照顾孩子安全的责任。记者在河东区某商场的教陪机构外看到,门口坐着几十位等候孩子的老人。一位送孩子上学的老人说:“下午两点半到五点半上英语,我就在门口坐着,商场还特别凉,得带件衣服。”记者注意到,很多年轻家长把孩子送进培训机构就离开,而老人们则大都选择在门口等候放学。“万一有点嘛事呢,没法跟儿女交代,得在门口守着。”老人们纷纷表示。
暑假“托管班”为老人减负
并不是所有老人都有能力在假期照顾孙辈,为此,有些家长选择把孩子送到托管班。42岁的刘鹏有一个上二年级的儿子,以前寒暑假孩子一直由姥姥姥爷照看,但今年二老都得了大病,再也无力带娃。“托管班是连锁机构,在各个区都有校区,上午八点半到下午四点半,中午管饭,按天付费,每天约100元。”刘鹏说,“托管班的老师也很负责,校区里有监控,还按时上课,以下学期的语数外衔接为主。”
在采访中记者注意到,家长为孩子选择托管班出于几种考虑:减轻老人带娃负担、让孩子学习到一些东西、参加集体活动有玩伴儿。而且即便是自己有能力带娃的老人,也有让孙辈去托管班的想法。陈世明老人就告诉记者:“天天看着小区里有爷爷奶奶带着孙子背着书包去托管班,我心里其实也有点想把孩子送去。”
老人带娃还应量力而行
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支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的通知》,鼓励有条件的学校积极承担暑期托管服务,鼓励教师志愿参与学生暑期托管服务。该《通知》引起广泛共鸣,很多老人对此表示欢迎,毕竟在环境熟悉的校园里,孩子的安全和学习都有一定保证。但有家长表示,为了升学考虑,暑假上教培机构的培训班也是非常必要的。但是这样一来,不少老人恐怕又要担起带娃的重任。
通过此次调查走访,记者注意到,年轻父母工作压力大,假期把孩子托付给老人这种现象很普遍。但需要注意的是,养育子女首先是父母的责任,而非隔辈人,年轻人应该给予父母更多体谅,关注老人的身体状况以及孩子假期生活学习情况,要懂得让老人量力而行,不要过多苛责老人,与老人多沟通多理解,避免不必要的矛盾。